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歸來去

2019年01月26日 09:01:1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按掉鬧鈴,不捨地鑽出溫暖的被窩,瑟瑟地起床看著尚未亮的天色,翻過了日曆。原來今天進入冬天最冷的日子了,“小寒之日雁北鄉”雁將避熱而開始向北方飛回,在立春回到北方。在昆山生活的我們也像候鳥一樣,過年了就要飛回家,因為距離過年不遠了,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特別想家!

  算一算來到昆山已經16年了,從一開始跟著父母過來在這讀書到現在出了社會在這工作,從一開始的各種不適應到現在處處方便生活舒適,從一開始的小三通到現在的包機直航。

  要説這16年裏對兩岸關係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大概就是兩岸直航了!記得剛過來昆山的前兩年,往返臺灣和上海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輾轉週折,需要先去到香港或澳門轉機,再繼續飛往目的地。

  2005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在當時,包機直航除了2003年那一趟在其他時候都是沒有的,所以2005年春節包機的消息一齣來,上海到臺灣的航線一下就賣光了,我們家只好買了北京到臺灣的票。

  懵懵懂懂的我並不知道直航意味著什麼,只知道要去北京搭飛機,要到古裝劇裏常説的京城去玩了,以至於忽略了其實先飛往北京再到臺灣所花費的時間並不比之前少。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在前一天先飛往北京,和所有孩子一樣我們東摸摸西看看,對所有事物充滿新奇的一直問各種會將家長打敗的問題,最後不捨地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天還未亮我們就趕往首都機場,北方的嚴寒儘管很冷,也澆滅不了我們迫切歸家的心,那天的航班我記的非常清楚,1月29日海南航空的HU7951班次0815-1245由北京往臺北,在下登機接駁車時突然一陣人群拿著相機往接駁車蜂擁而來。剛下車的我瞬間愣在原地不敢動作回頭盼望著媽媽快來解救,在經過一番拍照、同領導握手、領取紀念品之後我們總算登上了飛機。當時的直航不像現在方便,還要飛過香港上空再往臺北飛去,但是不再需要下機候機週折,所以飛行時間為六個半小時,這大概也是我記憶猶新的原因之一了。

  直到後來我才懂,那是一次跨越了56年的飛行,自1949年以來大陸客運航班首次降落在了臺灣,也是一次接近了“三通”的飛行。此後從200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包機直航,到現在的兩岸固定航線實現真正的三通。

  就這樣回憶著,窗外天色漸白,電話響了。

  “奶奶要上飛機去看你嘍!2個小時之後到上海!”電話那頭對我説。

  “好!奶奶,我會在出口等你噢!”

  我挂掉電話收拾一下,便出發往機場接奶奶去了。(作者:昆山臺協青年會 蘇亞竹)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