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對臺工作,我青春筆記的第一頁

2019年01月23日 09:29:4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為紀念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而作  

  我青春筆記的第一頁,會與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對臺工作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因為我是一九八二年安徽大學哲學系的畢業生,理想的分配,是到宣傳部門或黨校工作,但卻被淮南市組織人事部門,分配到當時一個比較“神秘”的單位“市委對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然而,以後的工作經歷,使我逐步認識到“對臺工作無小事”,意義重大,使命光榮。從此,堅定了我做好這項工作的信念和決心。

  落實去臺人員在淮親屬政策,是我參加對臺工作做的第一件大事。

  1979年元旦,有兩件牽動人心的大事隨著電波傳遍祖國大地,這就是中美建交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從此,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揭開了新篇章。“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已成為當時全黨三大政治任務之一。

  因此,落實好去臺人員在祖國大陸親屬政策,爭取臺灣黨政軍群民心,也就成了當時全國各地對臺統戰部門的頭等大事。

  在我經手的幾百份落實臺屬政策的卷宗中,有一樁案件極具代表性,值得一提。這就是落實原國民黨安徽省政府少將參議員倪榮仙政策的工作。

  倪榮仙(諢名倪小郎),安徽淮南大通區人。解放前曾任國民黨安徽省政府參議,豫鄂皖邊區黨政分會少將參議,國民黨安徽省保安團二團團長等職。那時的倪榮仙有反動的一面,鎮壓過人民群眾,有一定民憤,解放後逃往臺灣。解放前夕,作為淮南大通地區頗具影響的官僚地主實力派人物,該倪擁有大量槍支彈藥和武裝勢力,但在我黨的爭取教育下,能積極靠近我黨,接辦我黨的策反任務,對保護淮南煤礦、電廠免遭國民黨敗軍破壞炸毀,使淮南得以和平解放、讓煤礦、電廠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服務,是做出貢獻的。

  為了落實黨的對臺統戰政策, 1985年4月,中共淮南市委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評價倪榮仙的歷史功過,對該倪的這一段歷史予以充分肯定,同時,對與其一同逃往臺灣的胞弟倪淩閣、倪烈武以及在淮胞弟倪中武的親屬子女們,“文革”前後因受該倪問題的株連,遭受不公正處理的情況,予以及時糾正,政策落實得當;對其過去按敵産被沒收在南京的房産,經與南京方面協商,也都給予妥善解決。

  為此,1986年5月,我以《中共淮南市委認真落實黨的統戰政策,實事求是評價原國民黨安徽省政府少將參議員倪榮仙的歷史功過》為題,寫了一篇專題報道,發給民革中央主辦的《團結報》,在醒目的位置予以刊登。稿子見報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廣播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也都予以播報。這件事在海峽兩岸倪榮仙的至愛親朋中影響極大,反響很好,樹立了我黨實事求是的威信和形象。

  常言道“聽其言,觀其行”。如果説,落實去臺人員在祖國大陸親屬政策,是我黨在“行”,用實際行動説話,那麼,開展對臺宣傳,解疑釋惑,把黨的對臺方針政策和解放後大陸的真實情況,宣傳給島內的民眾就是“言”,用語言打動,用政策感召,“言必信,行必果”,“知行合一”。這是我參加對臺工作做的第二件大事。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這首《鄉愁》,不知令多少去臺人員,讀之唏噓,望鄉淚下。但兩岸30多年的敵對隔絕,加之臺灣當局對祖國大陸惡化醜化歪曲的欺騙宣傳,兩岸開放初期,許多去臺人員,特別是一些去臺官兵,既思念故鄉又對大陸懷有很深的疑慮和誤解。因此,對臺宣傳就成了改善兩岸關係,有效爭取臺灣民心,促進兩岸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廣播部”的“徐曼小姐信箱”、“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的“海峽信箱”和南京“金陵之聲廣播電臺”的“臺灣親友信箱”,是許多去臺人員尋找大陸親人、了解大陸政策及故鄉資訊的最佳渠道,聽眾甚多。上級臺辦每年都給我們下達向這些媒體,提供新聞稿件和尋親錄音稿件任務。從1982年到1992年這十年間,我們組寫“信箱”錄音稿件和專題新聞報道500余篇。先後把“淮南三鎮”田家庵、大通、九龍崗;工業強區謝家集、豆腐發源地八公山、潘集煤田新區和古城鳳臺解放前後的歷史變遷;淮南煤礦、電廠解放後的重大發展;各行各業所取得的新成就;鳳臺推劇、花鼓燈等鄉音鄉曲以及淮南和鳳臺的臺屬尋找去臺親人的錄音講話,製作成專題,通過上述媒體,對臺播報,許多去臺人員就是通過這些“信箱”,了解到家鄉的變化,找到了在淮南和鳳臺的親人。

  這裡,我僅從諸多事例中,單獨説説去臺老兵陳文軍回歸定居的事。陳文軍,是淮南田家庵區下陳家人,解放前被國民黨抓丁去了臺灣。三十多年的思鄉之苦,使他常常偷聽大陸廣播並了解到家鄉發展變化的情況。1988年陳文軍毅然到“臺灣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結賬銷戶,賣掉在臺的微薄家産,回到故鄉定居,受到對臺統戰部門的妥善安置和照顧,不久即與孀居的表妹結成幸福一家。黨和政府部門的關懷以及家鄉巨大的變化,使陳文軍心懷感激,他主動給在臺的難兄難弟們打電話、寫信發照片,現身説法,鼓勵他們葉落歸根。陳文軍甘做海峽兩岸義務宣傳員的舉動在淮南眾多臺屬中,一時傳為佳話。

  我從事對臺工作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對臺聯誼交友。接待臺灣最後一位駕機起義回歸祖國的臺灣少校飛行員李大維,是我做對臺聯絡工作最難忘的一件事。

  那是1985年的初春,我們接到通知,説上級對臺工作部門要安排臺灣駕機起義的李大維到淮南考察潘集煤田。

  李大維是1983年4月22日架臺灣空軍U-6A型偵察機起義回歸祖國的,當時,震驚臺軍,轟動兩岸。我們非常慎重地擬定了接待方案,使整個考察順利圓滿。在回程的路上,車停到淮南淮河大橋中間,我們下來步行參觀。我向李大維先生介紹説,這座大橋是淮河上第一座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被譽為“千里淮河第一橋”,是國家為開發潘集煤田建造的。李大維笑著説:“這我知道。我在臺灣經常聽大陸廣播,尤其是關於家鄉的報道,因為我祖籍是安徽省阜陽縣嘛。現在我看到了煤礦和大橋,確實壯觀,説明大陸對臺廣播,説的不假。我會把我在全國各地看到的實情,通過海峽電臺告訴臺軍的朋友,促進他們正確抉擇”。

  如今,我已屆花甲之年,即將在市人大的崗位上退休。翻開我青春的筆記,首頁這段三十年對臺工作歷程,依然那麼刻骨銘心。我不忍,淺淺海峽阻親情,我期盼,兩岸一家九州同。

  然而,民進黨執政以來,極力推行“去中國化”,“臺獨”勢力挾洋自重,屢屢幹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不得人心之舉。國際敵對勢力,明目張膽為“臺獨”撐腰打氣,使兩岸關係面臨道路和方向的歷史選擇。

  今天,我們欣喜聆聽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1月2日黨中央隆重舉行的《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的關於新時代如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臺灣同胞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的五大政策主張,備感鼓舞和鞭策。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能阻擋了的嗎?!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作者:張純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