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我們都是中國人

2019年01月21日 15:19:2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79年的元旦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時,我是一名初中生。記憶是模糊的,感覺是懵懂的。只是記得大人們格外的興奮。院子裏的叔叔們與父親交頭接耳地議論著,記得他們反覆地念叨著一句話,大意是以前的元旦社論總是會説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我們一定能夠解放臺灣。現在徹底變了,和平統一是一件大好事等等。

  兒子讀初中時,我們已經定居在了美國的休斯頓。他有一個同學也是好朋友來自臺灣,他們經常在一起學習、玩遊戲、踢足球、打籃球。記得有一個週末,兒子從小朋友家回來後講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他們兩個小朋友一邊玩遊戲,一邊聊天。兒子説他來自中國的山西,熱愛麵食,每餐必有醋,尤其是吃餃子時。那個小朋友説他喜歡炒菜吃米飯。兒子説南方的中國人愛吃大米,而北方的中國人則偏愛麵食。朋友説他不是中國人,來自臺灣,是臺灣人。兒子説不管來自山西還是來自臺灣都是中國人。Same thing。小朋友特別強調臺灣不屬於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兒子堅持説臺灣和大陸都屬於中國。而且兒子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你説著中文,吃著中餐,怎麼可能不是中國人。兩個十二歲的小朋友玩了一下午的遊戲,辯論了一下午,彼此都在試圖説服對方。

  回到家後,兒子還一直念叨著,長著中國人的臉,説著中國人的話,吃著中國人的飯,一切都是中國的,怎麼就不是中國人?

  我們對兒子講解了上個世紀40年代發生在中國的那段歷史。鼓勵兒子他的回答充滿了哲理性思辨和邏輯性。兒子説,歷史是已經發生的真實事件,沒有人可以改變歷史。但是要尊重事實,符合邏輯的事實就是同樣的膚色面孔,同樣的語言風俗、相同的文化傳統,沒有差別的飲食習慣,那就是同種族的人。

  從作為初中生的我聽到《告臺灣同胞書》的那一天起到現在,時間整整走過了四十年。再從兒子與朋友辯論臺灣人是否是中國人的那年算起,也過去了十幾年。光陰荏苒,世事變遷。有時聽到人們情緒激動地辯論爭辯兩岸關係時,引經據典,講歷史論未來,範圍之廣,論題之大。總是會想起當年兒子的辯論方法來,簡單直接,一目了然。不管你來自臺灣還是山西,只要長著中國人的臉,吃著中國人的飯,説著中國人的話,就是中國人。(作者:竹心)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