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   相關報道

中國已成為促進非洲大陸發展的主要行動者

2018年09月05日 13:18: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開,不僅標誌著歷久彌新的中非關係迎來了又一重要里程碑,同時更吸引著來自全世界關注的目光。歐洲議會議員、地緣政治專家埃梅裏克肖布拉德(Aymeric Chauprade)高度評價此次峰會,他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促進非洲大陸發展的主要行動者。以下是記者對他進行的專訪:

  記者:您如何看當前中非關係的總體發展?

  肖布拉德:中非關係非常重要,在最近的地緣政治圖冊中我用了專門一章介紹相關內容。非洲已成為中國外交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方向,自2000年以來,中國與數量眾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建立了經濟與政治上的夥伴關係。中非合作論壇2006年舉辦首屆峰會,此後中非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今年更是有53個非洲國家、非盟以及26個非洲及國際組織的領導人齊聚北京,包括聯合國秘書長都已到場,非洲大陸上沒來的只剩下臺灣當局最後的“盟友”史瓦濟蘭。

  北京峰會討論了所有關於非洲發展的重大議題:農業、食品安全、工業、基礎設施、能源、旅遊、中國投資等。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已經成為促進非洲大陸發展的主要行動者,並且沒有表現出所謂的“新殖民主義”,因為北京從未向非洲夥伴們進行過任何政治或者道德説教,相反,西方國家則並不總是如此!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言,“建立在互利合作的原則之上的中非合作,對非洲的發展發揮了根本性的作用”。

  記者:您如何看經貿合作這一中非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肖布拉德:起初,中國走近非洲有出於安全與能源供給等利益因素的考慮,尤其是進口石油方面。應當注意的是,中國自2004年起成為石油純進口國,因此,尋求自身石油供給的多樣化無可厚非,從這個角度看,2006年舉辦首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可能並非偶然。但很快,中非雙方在其他眾多領域的共同利益遠遠超過能源領域的合作。中非貿易規模2013年比2000年之間擴大了20倍,達到了2000億美元。2017年增長14%,2018年第一季度增速更是達到16%,過去3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達到年均30億美元。目前,已有超過1萬家中國企業在非洲大陸開展業務,僅僅在基礎建設領域,中國企業市場份額就達到了50%,這相當可觀!一些看法認為,中國對非經貿合作僅僅專注購買原材料,但事實遠非如此,中非合作從高新技術到基礎製造業都有涉及。

  中國對支援非洲的發展有長遠的眼光與見解,非洲發展與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互契合。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自從2015年起,中國每年在非洲投資30億美元,其中就包括肯亞剛剛建成通車的蒙內鐵路。此外,還有很多其他項目在進行當中,例如正在建設的連接衣索比亞以及吉布地之間的電氣化鐵路。

  從邏輯上看,中國加大在非投資將會增加中國在非洲債務中的佔比。未來20年,非洲對華債務為1320億美元,佔非洲目前總體債務的14%。但是從根本上看,非洲的對華債務並不比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務更嚴重。因此,我難以理解那些在這一點上指責中國的聲音有何依據。非洲當前的債務是世界金融危機以及原材料價格下跌的結果,這些都遠遠超過中國項目的影響。在我看來,建設鐵路、高速公路、港口帶來的債務都是良性的、有益的債務。

  記者:如何看待中法非三方合作,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以來,您認為中法在非合作可以實現互補嗎?

  肖布拉德:中國是在非洲經濟領域強有力的行動者,自然也成為不可繞過的金融與貨幣合作對象。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包括盧安達、南非、尼日利亞、肯亞、辛巴威、波札那等,都已經或者計劃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貨幣,甚至是作為結算貨幣。人民幣在非洲越來越受歡迎,這也正是中國投資幫助非洲發展的自然結果。

  當世界發生改變的時候,唯一的威脅就是自己的無所作為。一個多極化的世界正在出現。歷史的車輪向前,正在改變世界強國的位置。如果有些國家只想著被動地接受世界的苦難,而不是成為主動消除不幸的行動者,這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我們不應指責中國成為在非洲的經濟金融領域的行動者。作為依靠西非法郎、同樣深度參與法語非洲地區金融穩定的國家,法國應該反思的是,非洲是屬於未來的大陸。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人口結構還沒有經歷重大轉變的大陸,非洲將給歐洲文明帶來最大的挑戰與機遇。今天,40%的非洲人口不足15歲,這意味著到2050年,對一名平均年齡較大的歐洲人來説,將要面對3名非洲青年。因此,法國要麼被動承受日益嚴重的移民問題,要麼主動選擇成為幫助非洲發展的行動者。當前的現實是,中國在投資非洲的同時,也在間接影響著歐洲的未來安全。為此,法國應該更加積極地採取行動。在對非合作方面,法國以及整個歐盟都與中國具有互補性。我相信,中法、中歐之間的不信任感可以通過切實的、尤其是“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加以消除。

  記者:除經貿領域外,很多的非洲國家希望與中國在安全與戰略領域展開更緊密的合作,您如何看待當前國際形勢下的中非合作?

  肖布拉德:非洲能夠取得如今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中國,同時,非洲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市場,客觀上有利於中國自身的食品安全以及能源安全等。因此,中國希望維護非洲的地緣政治穩定、保護自己僑民的安全以及海外利益,併為此派出部隊都順理成章,可以看到,法國、美國等國也採取了同樣的做法。我不認為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是一種威脅,各國都應該為非洲安全作出貢獻。中國、法國、美國可以在打擊海盜、反恐以及消除各類不安定因素等方面展開闔作,因為這些不僅是非洲人民面臨的威脅,也是所有支援非洲發展的國家所面臨的共同威脅。

  本報巴黎9月4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駐法國記者 孟小珂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