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地溝油三大流向:川菜館湘菜館使用最多

時間:2011-06-14 15:56   來源:廣州日報

  “地溝油”流向

  1.化工廠(生産化工産品)

  2.酒樓→收集者→酒樓、餐館(低價購買)→顧客餐桌

  3.養殖場(牲畜的飼料)

  【記者暗訪】“地溝油”三大流向

  大部分進入化工廠

  江門市江海區一家大型化工公司前,一輛滿載“地溝油”的車輛停駐。記者隨該車輛進入到化工廠,“地溝油”運到這裡後,在兩個油池裏經過粗加工,分離出水和殘渣後,通過輸油管進入貯油罐,然後再抽入“生物柴油反應釜”,加入酒精、硫酸等原料,經過5個小時的化學反應後,就可以變成“甲脂”,即大家熟悉的“生物柴油”,主要銷往一些工廠做動力燃料。

  實際上,絕大部分“地溝油”都被收集後粗加工用於化工用途,而不是大排檔用油。大部分“地溝油”收集從業者則對目前“地溝油”回到餐桌一説予以否定,“其實加工處理後,都當作原材料賣給化工廠,其利潤比製作食用油利潤大得多,何必去冒險做這些害人勾當?只有小部分簡陋的作坊才偷偷製作食用油廉價賣給小餐廳。”

  “地溝油”被養殖場收購

  “地溝油”另一個流向則是養殖場。在惠州市惠城區江北東江邊的蝦村,記者僅在一個村子中便看到3~4個“地溝油”加工點。經過一番溝通,一位50多歲的老闆帶著記者來到蝦村的一片果林中,進入果林才發現,在一個簡陋的屋子四週擺滿了大小七八十個油桶。

  老闆自稱來自安徽,在這裡做了十多年了。一般每天都到養豬場和酒樓收回一噸多潲水,每個月可以收購到30噸左右的潲水。老闆坦承,他們這些“地溝油”主要銷往養殖戶。他説,一般養殖場每次基本上都要一車“地溝油”。“我這裡基本可以保證供應,即使有時不夠用也可以就近弄到,因為我好幾個老鄉都在附近做這個”。

  簡單加工後流入小餐館

  上文提到的安徽老闆直言,除了賣給養殖場外,經過簡單加工後的那些“地溝油”還賣給街邊大排檔以及小餐館,“他們一般一次都要到幾十斤、上百斤”。

  惠州一位從事養殖的農戶私下向記者透露,很多養豬的人從酒樓收回潲水後,將油質部分賣給需要“地溝油”的人,僅他家所在的豬場一個月最少有500斤“地溝油”賣給收購商。“他們做‘潲水油’的利潤比養豬大多了,因為需求量大,我敢説大部分的工廠、公司用的都是‘潲水油’。因為花生油至少要10元/斤,兩相對比當然用‘潲水油’成本低多了。”

  “地溝油”加工程式十分簡單:將收集來的“地溝油”放到大鍋中加熱,再加入某種化學原料,廢油中的殘渣和雜質就被分離出來,沉澱在鍋底,在上層相對清澈的油便是算成品“地溝油”了。

  【記者調查】川菜館湘菜館用“地溝油”最厲害

  “地溝油”緣何會源源不斷地流入市民的餐桌上呢?昨日中午,一位在佛山多家餐館做廚師的趙師傅向記者透露,餐館使用“地溝油”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基本上幹這行的人都知道。他説,最主要還是利益驅使。“地溝油”的價格每公斤賣給餐館為3元左右,有時價錢還可以低一點,而普通食用油每公斤要9元左右,大大降低了餐館的成本。趙師傅説,提煉1噸“地溝油”,成本僅需300元左右。有的人一個月可以掙近萬元。

  “川菜館和湘菜館用‘地溝油’最厲害”,趙師傅稱,川菜中像水煮魚、水煮牛肉、火鍋之類,都需要大量的油來製作,但是一盆水煮魚往往只賣十幾二十元,價格那麼便宜,它們靠什麼賺錢?很多餐館都在用油上做手腳。

  趙師傅解釋,川菜和湘菜館之所以多使用“地溝油”主要是他們的菜品大多以辣為主,“‘地溝油’有一種怪味,因為顧客點的菜大多是辣的,往往就將‘地溝油’的怪味蓋住了,客人在吃飯時根本發現不了”,趙師傅説,客人在餐後感覺嗓子會有一種澀澀的不舒服感,多半是點的菜中含有“地溝油”。

  【破解困境】回收準入制難堵“地溝油”

  珠海市從2006年前7月1日起對“潲水油”(“地溝油”的一種)回收實行準入制,目前已有三家獲得資質公司在該市回收“潲水油”,但受利益驅動,仍有不少個人和企業買通餐飲企業,玩起打遊擊遊戲,爭搶“潲水油”。

  據了解,這些專業的公司將對收集的這些“地溝油”進行提煉,加工成生物柴油,實現“地溝油”無害化管理,相關部門坦承,已獲得資質的公司回收的潲水油通過其每日回收處理登記報表,“潲水油”流向基本都可掌握,但仍有一些無資質團體私下從餐飲企業收集“地溝油”,最終流向何處,很難監管。

  【老闆自述】賺黑心錢良心難安

  昨日,一名曾靠提煉“潲水油”獲利不菲的老闆告訴記者,他曾經昧著良心賺了第一桶金。雖然已洗手不幹,但是回想起來還是良心難安。他説,他曾經在長安鎮烏沙有一個煉油點,每天都從餐館和酒店拉來很多潲水,然後進行提煉。“我的規模不是很大,每個月也就20來噸,比起有的地方每天一兩噸要差不少。”

  他説,煉油點提煉出“潲水油”後會轉机到另外一個地方存放加工,進行勾兌、添香、加色,然後出售。“一般都是銷往深圳、惠州,惠州以博羅居多。”他還透露,他們是一條龍服務,提煉加工後,根據客戶需要由專門的司機送貨,由銷售員跟進。

  “後來競爭也比較大,加上查得也比較嚴,時不時還有記者來暗訪,我就退出來了。”他説,雖然吃不死人,但是畢竟是不正當生意。“現在我開一個小加工廠,賺錢心安理得。”

  他告訴記者,流入東莞市場的“潲水油”也有一些,一般都是在小餐館、大排檔。“他們的利潤低,因此要控製成本,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川菜館,用油量比較大。”

  深圳現疑似“潲水油”窩點

  又訊(記者仇日紅、王納攝影報道)昨日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懷德社區一果林裏發現一疑似“潲水油”加工窩點(見右圖),執法人員在福永街道懷德社區一養豬場查到兩桶疑似“潲水油”,並當場予以銷毀。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