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聞網9月9日訊(記者 馮耿姝)古色古香的建築,大氣磅薄的院落,一路上水流潺潺、鳥語花香。9月8日,迎著涼爽的秋風,全國41家網路媒體的記者們走進山西晉祠公園參觀採訪。
全國網路媒體的記者在晉祠參觀
跟著導遊的講解,沿著公園中軸線遊覽,兩旁涓涓細流清澈無比,偶爾路過的池塘中蓮花開得旺盛。跨過幾重厚重的大門,經過飲馬泉,便來到了為紀念太原建城2500週年而塑的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銅雕像前,這是目前太原最大的青銅塑像,它講訴著李世民的戎馬一生,也展示了唐王朝晉祠的歷史淵源。
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銅雕像前
繞過青銅塑像,便到達晉祠博物館。紅墻琉璃瓦鑄造的晉祠博物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是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也是世界王氏、張氏發祥地。優雅舒適的環境,秀麗優美的景色,雄偉的建築群,高超獨特的塑像藝術,讓晉祠博物館聞名於世。
晉祠中軸線上,有4尊威風凜凜的宋代鐵鑄武士像,雖已歷經900年的雨雪風霜,依然如山似塔,威風不減。與之遙遙相望的是聖母殿中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在這裡看到的不是以往雕塑中那種冰冷的面孔,呆板的表情,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她們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能帶給人無盡的遐想,置身於這些彩塑之中,仿佛能聽到她們清脆的笑聲,竊竊的私語,暗暗的哀嘆!來到晉祠,“難老泉”絕對是絕無僅有的獨特景觀。泉水從泉眼中翻滾而出,好不壯觀。關於難老泉,有一個“柳氏坐甕,飲馬抽鞭”的民間故事。説是晉祠北面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遠處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見一位騎馬的老人向她討水飲馬。雖然這一擔水她好不容易從遠處挑來,但是善良的柳氏還是把這一擔水全送給老人飲馬了。老人臨走時送給柳氏一根馬鞭,説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裏,一提鞭子,水就會涌上來。
難老泉的泉水從泉眼中翻滾而出
柳氏回家之後一試,果然如此。後來,婆婆發現媳婦不再挑水,而水缸裏的水卻始終是滿的,心中不免産生懷疑,就趁媳婦不在家,偷偷地察看,發現了水缸中的馬鞭,心想這是一個寶貝,伸手過去把馬鞭提出缸外,一時之間,缸裏的水馬上噴涌而出,向四處漫流。正在娘家梳頭的柳氏發覺水涌出來了,趕快跑回婆家,見水大難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蓋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洶湧的大水頓時變成潺潺的細流,不斷從柳氏的身下流出來。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善良的女子,稱她為水母,在難老泉的西側建起了水母樓,樓內塑有一尊端莊秀麗的水母塑像。一位遊客在遊玩時用手接了一捧清泉送到口中,不禁讚嘆道“哎呀,這水真好,是甜的。”暫態間,眾多遊客聚集在水流出,爭相品嘗難老泉的甘甜。[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