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的講話

時間:2013-12-26 11:07   來源:中國政府網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的講話

  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週年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馬佔成攝

  新華社北京2003年12月26日電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一十週年。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早年投身革命,在長期艱苦的革命鬥爭中成長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進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振興、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從中國實際出發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為古老的中國趕上時代發展潮流、闊步走向繁榮昌盛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在舊中國這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毛澤東同志等中國共産黨的締造者面對著農民佔人口的絕大多數,分散的小農經濟、小生産廣泛存在,又遭受著西方列強侵略和壓迫的特殊國情,中國革命的條件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所分析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無産階級革命的條件極為不同,要真正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必須緊密結合當時的中國國情和時代條件,尋找適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並作出科學的理論概括。這是關係中國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極為關鍵的問題,也是無産階級革命史上極其複雜的新課題。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國社會形態和階級狀況,經過艱苦的實踐和探索,明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和動力,提出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社會主義的兩步走的戰略,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友們締造了一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武裝起來的無産階級政黨、一個在黨的絕對領導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奮戰的人民軍隊、一個團結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共同奮鬥的統一戰線。我們黨依靠這三大法寶,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頑強奮鬥,終於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近代以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徹底結束了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受壓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歷史,徹底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統治的黑暗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紀元。

  新中國成立以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複國民經濟的基礎上,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們黨帶領人民轉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同志和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並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我們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且積累了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産力水準十分落後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由於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嶄新的實踐,人們對如何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還缺少規律性認識,加上當時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發生過曲折,毛澤東同志晚年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他的歷史功績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科學指導思想,這就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革命軍隊建設、軍事戰略和國防建設,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黨的建設等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時代的條件、人民的實踐孕育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指引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前進。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是中國共産黨的驕傲,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為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一生中,毛澤東同志表現出了一個偉大革命領袖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爐火純青的鬥爭藝術和傑出高超的領導才能。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壯麗歷史畫卷中,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大地上,都留下了他作為一代偉人的風采。他不僅贏得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敬仰,而且也贏得了世界上一切嚮往進步的人們的敬佩。毛澤東同志作為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鄧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説到:“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鬥。”江澤民同志也深刻地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從人民群眾中成長起來的偉大領袖,永遠屬於人民。毛澤東同志的革命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他的偉大品格具有動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學思想具有非凡的號召力”。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實踐和光輝業績已經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繼續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各族人民永遠敬仰和懷念毛澤東同志!毛澤東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同志們,朋友們!

  我們黨在8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積累的一條根本經驗,就是要不斷根據發展變化著的實際情況和時代條件,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拓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道路。毛澤東同志逝世後,我們黨堅持這條根本經驗,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繼續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把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1978年12月,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下,我們黨勝利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全會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這次全會,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解決了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根據新的實際和歷史經驗確立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這兩個相互聯繫的重大歷史課題。鄧小平同志強調,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不僅今天,而且今後,我們都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同時強調,毛澤東思想是一個科學體系,必須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運用毛澤東思想,把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開闢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賦予中國社會主義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新的強大生機。在新的歷史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的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集中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系統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開創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旗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