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殲-15準備著艦。
9時零8分。飛機掀起的氣流,猛然涌向兩側。眨眼間,艦載機的兩個後輪“拍”在甲板上,機腹後方的尾鉤牢牢抓住第二道阻攔索。08號飛行員在慣性的作用下,覺得整個身體內的血都涌上頭部,眼前的飛行甲板被蒙上一層紅色。剎那間,疾如閃電的艦載機在阻攔索系統的作用下,滑行數十米,穩穩地停在飛行跑道上。
記者看見,一個巨大的“V”字出現在飛行甲板上,阻攔索的兩端構成“V”字上邊的兩頭,尾鉤鉤住處,正是“V”字的底間。
“成功了!”歡呼聲中,一顆顆揪緊的心,一下子舒展開來。各個戰位上熱烈的掌聲,瞬間激活了所有人緊繃的神經,每個人臉上都綻放出快樂的笑容。
在艦載機著艦的瞬間,海軍副司令員、艦載機試驗訓練總指揮張永義中將淚水滿面……
張永義激動地順著舷梯,迅速地從艦島頂端跑向飛行甲板,把記者遠遠地拋在身後,08號飛行員剛抬起手臂準備向首長敬禮,張永義一把抱住飛行員。長時間的擁抱!淚水再次奔涌而出。
張永義中將是飛行員出身,海軍航空兵的功勳飛行員。這一刻,他已經盼了一輩子;這一刻,人民海軍官兵已經盼了60多年。
“感覺怎麼樣?”張永義問。
“一切正常,感覺好極了!”08號飛行員自豪地回答。
起飛:艦機配合,一飛沖天
艦面地勤人員來回跑動,緊張忙碌地為殲—15戰機的起飛加油、汽、氮、氧,進行起飛前的例行檢測……
記者了解到,顏色和動作是航母艦面交流的主要“語言”,各戰位官兵通過它傳遞資訊以操作各種裝置,保障著飛行員的生命安全。
官兵頭盔、馬甲、長袖套衫的不同顏色,以及他們背後不同的圖案和符號,表明瞭他們的戰位和職責,外行看起來,仿佛在甲板上看到了七彩的“彩虹”,官兵親切地稱之為“甲板彩虹服”。在這裡,紫色代表燃油補給戰位;紅色代表著危險和安全管控;綠色代表起降和飛機維修戰位;藍色代表吊運和供氣保障戰位;白色代表安全、醫務、政工戰位和臨時上艦人員;黃色代表指揮類戰位;棕色代表機務。
“遼寧艦”廣播播報:552號飛機準備起飛。
08號飛行員駕駛著戰機,在地面引導員手勢的引導下,緩緩地滑到起飛區。對正、抵住止動輪擋、升起偏流板……艦載機飛行需要艦、機充分配合,僅一個架次的起飛訓練,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就需要完成65個流程,每一個流程都容不得一絲差錯。由於飛機起降時聲音巨大,艦面上所有的密碼都是通過手勢來表達。在現場,記者看到了30多種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