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圖書館負責人向參加網媒遼寧行的記者們介紹遼寧省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進展概況(台灣網 王文英 攝)
台灣網6月4日瀋陽消息 今天上午,2012全國重點網路媒體遼寧行的記者們走進遼寧省圖書館,通過聽取相關負責人的認真介紹,深入了解了遼寧省圖書館依託廣電網路推動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建設(被稱為“廣電模式”),把資訊服務送進千家萬戶,使廣大農民群眾得到實惠等相關情況。
遼寧省“廣電模式”總的原則是公益事業走公益渠道。具體做法是:用已經覆蓋全省98%以上地區的廣播電視村村通網路,傳輸共用工程的資訊資源,採用“進村和入戶相結合、廣播和點播相結合”的方式分層次推進,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家裏用電視機就能收聽、收看共用工程的節目,實現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進村入戶。
據介紹,2012年4月,國家共用工程中心與遼寧省水産技術推廣總站進行合作,對中央財政支援的技術推廣項目《遼寧省海參池塘生態養殖技術》的生産環節進行全程拍攝,並且請海參養殖專家進行講座,分10期在遼寧平臺進行播出,由水産技術推廣站通知沿海六市的海參養殖戶收看,直接把養殖技術送到了老百姓的家中。視頻節目形象直觀,專家講解權威易懂,電視播出受眾面廣,方便了養殖戶,節省了大量的技術推廣經費。這種合作方式邁出了遼寧平臺為百姓個性化服務的第一步,今後還將會堅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百姓需求,拓寬服務渠道,豐富欄目內容,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更多的需求。目前,這一平臺已經成為各種公共服務資訊的傳播載體。(台灣網記者 王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