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古建築

時間:2012-05-23 10:55   來源:新華網

 


故宮

  清代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築物保存完好,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它的規模比佔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的特色,現在是瀋陽最重要的遊覽點。   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是後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築。努爾哈赤死後,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瀋陽故宮的建築佈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瀋陽看看。

  脫胎于帳殿制的大政殿和十王亭:瀋陽故宮的東路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築,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布詔書,宣佈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的現象,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從建築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座亭子。其建築格局乃脫胎于少數民族的帳殿。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這也顯示了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發展。

   崇政殿是瀋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在中路,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  

  瀋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瀋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裏,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徵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也不少。




赫圖阿拉城


  赫圖阿拉城
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城西16公里、永陵鎮東4公里的蘇子河南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第一個國都。現有汗宮大衙門、白旗衙門、汗王井、東西荷花泡、顯佑宮、地藏寺、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老街等景觀。舊城南門和城中古廟等古跡已修葺一新。


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少帥府",是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將軍的官邸,位於瀋陽市沈河區大南門裏。帥府始建於1914年,&127三進四合院,共有房舍74間,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小青樓、大青樓。20世紀20--30年代,張氏帥府中曾發生過多起震驚中外的事件:張作霖在此成為"東北王";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大帥"身負重傷,死在帥府;張學良將軍在這裡宣佈"東北易幟"、維護了祖國統一,並處決了楊宇霆和常蔭槐。解放後,人政府多次撥款維修這一建築群,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遼陽白塔




  遼陽白塔矗立於遼陽城的西北角,在遼陽火車站的白塔公園內。高71米,是東北地區第一高塔,也是全國六大古塔之一。這座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磚塔建在9. 4米高的八角形須彌座上。塔身以二層仰蓮承托,轉角處有高10多米的磚砌圓倚柱,每面砌築拱門佛龕,門楣上是精美的磚雕牡丹、寶相花及雙龍圖案。佛龕內有坐佛教一尊,背後襯托火焰紋,兩側浮雕脅侍。十三層塔檐長度逐層遞減,最後八角形的須彌座收頂。其上是由二層蓮瓣承托的金光閃閃的塔剎。


  該塔的建築年代説法不一,有人説它建於金代,有人説它建於元代。據專家考證,該塔應為遼代所建東京廣佑寺大舍利塔。

 

編輯:王文英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