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涼山概況

時間:2012-09-04 09:31   來源:涼山旅遊網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位於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處幅員面積6萬餘平方公里,總人口390萬人。境內有漢、彝、藏、蒙古、納西等10多個世居民族。全州轄17個縣市,其中木裏為藏族自治縣。州府所在地西昌市位於成昆鐵路中段,自古以來就是通往雲南和東南亞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

  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平均氣溫l7℃可同春城昆明(平均氣溫14℃)媲美,享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之譽。這裡緯度低,海拔高,雲霧少,污染小,大氣浮懸物少,空氣透明度高,因而月亮格外晶瑩明亮獲"月城"之雅稱。每當夜幕降臨,萬里無雲,碧空如洗,皓月當空,月光皎潔,分外媚人。尤以每年冬末初春的早晨,日出東山時,大如銀盤的圓月還挂在西邊山頭,緩緩沉下,日月的光輝交相輝映,山川絢麗,其景美不勝收。涼山是一個古老神密而又聞名遐邇的地方。廣大彝族聚居區,民主改革前,這裡的社會還處於奴隸制階段。

  其民俗風情古樸而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和地區特點。"一步跨千年"的社會發展史令許多專家學者所關注和研究。獨具特色的彝族民風、民俗和滬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習俗,中國對外開放"窗口"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國唯一的社會發展形態博物院 ——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紅軍長征時劉伯承元帥與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在彝海結盟的革命遺址,神奇秀美的螺髻山和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吸引著眾多的中外專家和遊客。

  各民族以聚、雜、散居形式分佈。彝族主要聚居於東部的昭覺、布拖、金陽、 美姑、雷波、普格、喜德、越西、甘洛各縣。藏、蒙古、苗、納西、壯主要聚居於西部 的鹽源、木裏兩縣。自治州中部的西昌、德昌、會理、會東、寧南、冕寧各縣以漢族為主 , 但同時居住著彝、田、保鏢、傣、布依、白、滿、土家等民族 , 是州內最大的民族雜居區。

  涼山地區開發較早,歷史上的各民族都為此作出過重要貢獻。

  涼山是早期人類活動的一個重要區域。考佔發現證明,早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已有人類活動。迄今在涼山州境內,已先後發現數十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止。約相當於中原的殷商時期,至少安寧河流域地區也已進入青銅時代。今天遍佈涼山境內各地的文化遺存,類型眾多,風格奇異,不僅表明從那時起就活動於此地的眾多民族(以“邛”、“笮”、“夷”係民族為主)的文化複雜多樣,而且更重要的是證明了他們曾為涼山的早期開發作出過重要的歷史貢獻。西昌黃聯漢代冶鑄遺址、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與州境內各類古代墓葬中出土的製作精良的青銅器、鐵器及銅鐵合製器具,以實物説明金屬採煉冶鑄歷史的久遠和技術發達並得到普遍運用。歷代史志典籍都陸續記載了涼山大片地區金屬及非金屬礦藏的開採利用情況,其中某些技術如明代會理鎳白銅的冶煉還是當時中國冶金技術卓越成就的標誌。早在2000多年前,鹽源就已産鹽。史志記載摩梭人先民採用大口淺井技術産鹽,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制鹽技術,而且所採制的井鹽也是世界上四大制鹽技術中最好的。鹽源黑鹽井是我國少數民族最早開發的鹽井。此外,涼山的制瓷業、造紙業、印刷術、紡織業也開發較早。建昌馬、水牛自宋元以來就遠近聞名。適宜於特殊氣候與自然環境的農作物品種繁多,芥麥、香米美譽遠揚。雖然各民族的建樹有所不同,但這是他們在歷史交往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結果。

  涼山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東臨四川盆地, 西連橫斷山脈。處在東經10015′~10353′和北緯2603′~2927′之間。 成昆鐵路和川雲國道縱貫全境,為“南方絲綢之路”上重要通道。境內地貌複雜多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錯,有海拔最高為5958米的木裏縣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縣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對高差為5653米。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大部份地區四季不分明,但幹溫季明顯,冬暖夏涼,乾季日照長,年平均氣溫14℃~17℃,日照時數2000~2400小時,日照幅射總量達120~150千卡/平方釐米.年。 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無霜期230~306天。獨特的光熱資源和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被有關專家譽為“天然的塑膠大棚”。全國著名的農學家盧良恕讚稱,涼山州“不是海南,勝似海南”。特別是西昌,海拔1500 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之譽。 西昌夜月格外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又有“月城”之雅稱,也是世界聞名的中國航太城。

  涼山河流眾多,均屬長江水系,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5條,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條。有邛海、馬湖、瀘沽湖等23個內陸淡水湖泊。有多種多樣的內陸地下水,其中地下熱水資源較多,以溫泉形式出露地表的51處,水溫在30℃~60℃之間,各溫泉總流量每秒110升。

  涼山歷史文化燦爛悠久,民族風情異彩紛呈,旅遊資源獨具魅力。 境內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邛海——螺髻山景區和瀘沽湖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美姑大風頂;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冕寧彝悔、雷波馬湖和會理龍肘山——仙人湖景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冕寧冶勒。

  這裡有古稱“川南勝景”的融“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瀘山和風光秀麗的邛海;有人類征服自然的奇觀——百萬畝飛播森林;有陽剛挺拔、陰柔媚態的鹽源公母山;同時還有高科技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展示彝族歷史文化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宗教聖地冕寧靈山寺、木裏大寺;全國四大碑林之一的西昌地震碑林;以及春秋戰國大石墓、博什瓦黑岩畫、大菁石刻、唐宋塔樓、明清廟宇和彝族火把節,瀘沽湖摩梭人風情等人文景觀。

  涼山州的區位條件有三個特點: 

  1.在地理區位上,涼山州遠離成都旅遊口岸區,又分別與本省多個市、地、州以及雲南昭通、東川、昆明、楚雄、麗江、迪慶等地區相毗鄰,是省內與不同的行政區域連接交界最多的地區。其旅遊資源與周邊地區既有自己特色,又可相互組合與利用,資源共用,互利互惠。尤其有條件形成區域旅遊板塊,提高在國內外旅遊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2.在交通區位上,涼山州自古就是扼守西南邊陲的重鎮和交通要道,現在可依託已建成的公路、航空、鐵路交通網路與我國西部城市共同開發旅遊市場,並逐漸爭取佔有較多市場份額,發展旅遊業。

  3.在經濟區位上,涼山州資源富集,氣候獨特,具備後發性優勢。目前基礎設施建設雖較落後,但作為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重點開發的地區之一,在將資源優勢轉換成經濟優勢的同時,基本建設和區域經濟形勢必將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可為旅遊發展奠定基礎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