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青島港依靠港口工人實現共同夢想紀實

時間:2014-01-22 14:19   來源:新華網

  8月1日,青島港職工在表演絕活“八股尼龍纜插琵琶頭”。新華網 記者 李志強 攝

  共用精彩人生奮鬥成就夢想

  ——青島港依靠港口工人實現共同夢想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他還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中國夢已成為引領國人前行的旗幟。

  在黃海之濱的山東青島港,兩萬多名海港職工將中國夢轉化為自我具體行動,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力軍作用,齊心協力朝著建設世界一流強港昂首奮進。

  始建於1892年的青島港,伴隨著城市的發展,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跨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港口的吞吐量從1978年的2000萬噸到中國加入世貿的2001年,達到了1億噸;2006年達2億噸;2008年達到3億噸,2012年超越4億噸,居全球第七位。青島港的集裝箱貨物從1978年的幾十個標準箱,到2012年達到了1450萬標準箱,居全球第八位。原為北方支線港口的青島港,如今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著貿易往來,在世界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青島港在不斷跨越發展的同時,用極大的熱忱擔當國企責任,履行國企職責,通過一手抓企業生産、一手抓職工生活,唱響“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主旋律,讓職工與企業同命運、共發展。廣大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學習鑽研、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不斷高漲,企業發展潛力空前釋放。

  青島港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不動搖,讓職工與企業同命運、共發展,為職工搭建成長成才的階梯,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營造出一個充滿著濃濃親情而又釋放著創業激情的發展環境,培養造就了以6000多名知識分子、8000多名技術工人和9000多名農民工為主體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極大地推動了普通勞動者在平凡崗位上成長成才,在普通崗位上成就夢想。新時期産業工人的傑出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許振超,十八大農民工代表皮進軍等一大批時代先鋒脫穎而出,挺起工人階級的脊梁。在同頻共振的夢想激蕩下,廣大員工萬眾一心謀發展,用智慧和汗水托起碼頭工人的中國夢。

  青島港的工人群體在普通崗位上普遍成才的情況,恰恰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方向:“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

  港口給我舞臺,我還港口精彩

  這是青島港碼頭工人創造的崗位奇跡:

  許振超和“振超團隊”創出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並先後8次刷新;

  孫波和“孫波團隊”創出鐵礦石裝卸世界紀錄,並先後19次刷新;

  皮進軍和“進軍團隊”創出紙漿接卸世界紀錄,並先後4次刷新;

  ……

  走進青島港,幾乎每個崗位上都能看到工人們精彩嫺熟的“絕活”技能。在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工人絕活表演正在展現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場景:輪胎吊司機韓威駕駛高“24米”的龐然大物輪胎吊,在“18米”的高空中操縱“20多噸”重的集裝箱和吊具,穩準下降,停在地面玻璃板上“1釐米”以內的高度,玻璃上放置四個“雞蛋”,四個箱角在下降過程中穩穩嵌入幾乎與箱角同樣寬度的雞蛋內,但集裝箱角件不能碰碎雞蛋……很多人一定認為這是雜技表演或魔術表演,實際上,這是青島港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練就的“毫米神功”絕活,對付雞蛋都這樣的穩、準、精,平時操縱幾十噸的集裝箱更不在話下了。

  現在,像這樣身懷絕技的技術工人,在青島港大有人在。

  別人不能幹的,他們能幹;別人幹不好的,他們能幹好;別人幹不上去的,他們幹上去了。創造這些崗位奇跡的都是普通職工,他們有的是技術工人、有的是農民工、有的是知識分子,但人人身上有品牌,個個有絕活,而且,在這片熱土上還誕生了一大批家喻戶曉的全國典型,許振超、皮進軍、孫波、邵澤山、徐萬年、隋振坤……

  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份:中國碼頭工人,新時期産業工人的優秀群體。他們來自一個共同的家園——青島港。

  “工人偉大、勞動光榮”。不管是扛包的、種田的,還是院校的、軍營的,只要願意幹、好好幹,青島港就會給你一個舞臺,給時代一個驚喜。

  他們説,能夠創造這些成績,因為他們有著幾代碼頭工人的共同夢想:挺起中國工人階級的脊梁!挺起國有企業的脊梁!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