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踐行“領導就是服務”——新華網記者專訪吳曉傑

時間:2014-01-22 14:21   來源:新華網

  吳曉傑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新華網 發

  “領導就是服務,權力就是責任”是她的座右銘;勇於擔當、敢於負責是她的做事原則;心裏時刻裝著職工,設身處地為職工著想是她的工作信條。作為工會主席,她把職工當做親人和財富;她就是青島港機械製造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工會主席,青島市“三八”紅旗手吳曉傑。

  吳曉傑是黑龍江人,1978年考入瀋陽機電學院(現為瀋陽工業大學),1984年來到青島港機械製造廠工作,這一幹就是近30年。在80年代初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的年代,很多人大學畢業後都選擇了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作為“天子驕子”恢復高考後第二屆畢業生的女大學生,20多歲的吳曉傑雖颯爽英姿、風華正茂,但身材並不強壯,她原本可以選擇到機關工作,但為學以致用,發揮特長,選擇了專業對口的技術崗位,來到了條件艱苦的青島港機械製造廠工作。30多年來,吳曉傑全心全意投身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兒,為追夢不懈奮鬥,不斷攀登人生理想的巔峰。她,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堅持幹一行愛一行,任勞任怨,努力奮鬥,天道酬勤,她從工程主管逐步晉陞為廠領導。

  本網記者近日專訪了吳曉傑。

  記者:吳書記,您好!作為78級大學生,您為何選擇到青島港工作?

  吳曉傑:我是1982大學畢業的,1984年調到這裡的。在大學,我學的是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來這裡工作正好崗位對口,同時廠裏很重視大學生,剛來不久就當上了工程主管。機械修理廠是青島港的一個基層單位,主要業務是維修各種機械。感覺學有所用,來這裡能夠發揮特長,容易實現個人夢。

  記者:當時帶著什麼夢想過來的?

  吳曉傑:既然來了,就要做出成績來。當時就是這個想法,我家在黑龍江的農場,也算是農村。家裏人希望我能進城工作。希望工作能幹好,能夠留在城裏,成為城裏人就是當時最樸素的想法。

  記者:30多年過去了,您認為當年的夢想都實現了嗎?

  吳曉傑:實現了。現在回想起來,感到很自豪,很欣慰。有這樣的機會進入青島港讓我充分發揮人生價值。

  記者:如果還有機會重新選擇工作機會,您還會選擇青島港嗎?

  吳曉傑:會的。

  記者:31年的職業生涯,經歷過很多風風雨雨,有過很多欣慰的事,也有過遺憾的事或挫折,請您簡單談談。

  吳曉傑:剛工作,那是我23歲,領導很重視大學生,讓我到主要部門擔任工程主管。這工作在企業裏是比較重要的,但港畢業,光有理論,缺乏實踐。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當時,領導給我分配了一個好的老師傅,專業技術人員來幫我。帶我的時間不長,一年多,他就被調走了。我只能自己獨立工作,所以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工人打交道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設計圖紙,把握不好,圖紙畫好之後下到車間,加工出零件,不好用,不符合要求。當時,我心裏挺懊惱的,很慚愧。但是,儘管如此,我沒有放棄。我就經常把圖紙帶到家裏去專研,學習,還向老師傅請教。頂著壓力,經過努力學習,慢慢地掌握了工作需要的能力,能夠獨當一面,那時候我感覺很欣慰。

  記者:當上工程主管,當時有什麼壓力嗎?

  吳曉傑:這個崗位很重要。看圖紙,做預算。做完預算後要把預算的材料採購進來。如果説沒項目沒有圖紙,需要自己設計,要畫出來。有一次,供熱站讓我搞一個小項目,自己剛接觸項目,從頭做起,從畫圖紙做起,製造出來,直到安裝出來,都是我一人負責。遇到一些問題,當時白天畫不完,晚上就帶回家畫,有時候就工作到晚上十二點甚至淩晨一點。

  記者:習近平説,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可以看出,中國夢與每個中國人息息相關,您的個人夢是什麼?

  吳曉傑:現在來説,就是希望家庭生活越來越好。但是,我的個人夢與港口夢緊密相連。我的成長經歷驗證了這個看法,個人夢要想實現,必須立足崗位,立足所在單位。因為,我周圍的職工的夢想也是立足在這個基點上。我認為,只有單位好,個人才能好。反過來説,港口發展好了,效益好了,個人收入才會提高。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