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一本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好書

時間:2014-01-23 14:55   來源:光明日報

  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幹部讀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與讀者見面了。這本書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對於廣大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黨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並運用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將會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根據讀後粗淺的體會,我覺得這是一部十分適合廣大幹部學習哲學的優秀讀物。它旗幟鮮明,觀點明確,立論嚴謹,分析透辟,邏輯性強,語言簡潔生動,文風樸實,可讀性強。特別是從大處著眼,高屋建瓴,緊緊抓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理論精髓加以充分闡述和發揮,不拘泥于哲學的枝節問題,使人讀後能更深入地領會和把握其精神實質。本書分十個專題,較全面地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幫助人們解決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看待客觀世界上存在的一切,如何面對革命、建設和改革中遇到的重大實際問題。因此,學習這本書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在這裡不可能對本書豐富的內容作全面評述,只打算談談其中幾點令人印象深刻的富有啟發性的論述以説明它的理論價值。

  第一,本書開宗明義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産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為無産階級和全人類解放服務的,因此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同時它又建立在嚴格的科學性基礎上,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為哲學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於其他哲學,是共産黨人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正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從理論變為實踐,通過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歷史已經證明,社會主義的命運始終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聯繫在一起,正如本書所指出,“什麼時候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就興旺發達;什麼時候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社會主義事業就遭受挫折和失敗”。是否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係到社會主義的成敗,從這樣的高度去看,才能充分理解黨中央號召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意義。

  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有機統一,本書對與此有關的一些基本原理(如承認物質第一性、世界可知性等)、範疇(如現象和本質、可能和現實、偶然和必然等)和規律(如對立統一、量變和質變、否定之否定等規律)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並聯繫實際舉例説明。特別是把實事求是作為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概括,專門提出來加以論證,這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大創新。實事求是的前提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或事實,從中去探討其內部聯繫和規律性。這就要求人們隨著不斷發展變化的現實,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永葆革命的青春,不斷地創新和發展,原因正在於此。我們黨把實事求是看作黨的正確思想路線的核心和一切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們黨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是靠了實事求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事業才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所以説,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本書對實事求是的論述富有新意,是全書的一個亮點。

  第三,本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敘述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時,總是緊密結合實踐,結合廣大幹部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從不限于抽象的議論。深入實踐,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優良作風。例如,在貫徹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時,就要眼睛向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承認事物處於永恒運動和發展之中的辯證規律時,就要勇於破除舊觀念,提倡創新思維;在處理事物的矛盾運動時,就必須採取矛盾分析方法,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列寧稱之為“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在確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時,就要把群眾路線看作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當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因社會基本矛盾而遇到阻礙時,就要大膽進行改革,把改革作為發展的直接動力,以達到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總之,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在於實踐,在於改造世界。我們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人們要問,我們今天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究竟是為什麼?本書的答案是:堅定理想信念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世界觀,而且也是在世界觀影響下的人生觀、價值觀。人為什麼活著,人的生命的意義何在,人應該追求怎樣的目標,這些都是人生觀、價值觀所要解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幫助人們認識社會規律和歷史發展前景,而且也幫助個人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人們生活的指導,使廣大人民具有正確和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中國革命的歷史告訴我們,許多志士仁人就是因為有了堅定的共産主義理想信念,才能歷經艱險、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甚至可以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拋頭顱、灑熱血,雖九死而未悔。這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正是我們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深化改革的事業所迫切需要的。用崇高的共産主義理想武裝我們的頭腦,增強我們的決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大意義也正在於此。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