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葾啷葾啷葾啷”的聲音,兩扇鐵皮車門緩緩打開,一群押運人從俗稱“悶罐車”的車廂里走出來。他們守護著“國之重器”,每天早上6時出車,晚上9時後收車。每次執行任務,他們都要穿戴重10多公斤的鋼盔、防彈衣等裝備。在炎熱的夏天,車內悶熱異常,中暑習以為常。到了嚴冬,他們又要長時間在凜冽的寒風中持槍警戒。
張映輝就是一名穿梭在城市森林里的押運人。他曾參過軍。退伍後,來到太原市神威押運公司。雖然依然是熟悉的軍隊式生活,但押運工作一年365天幾乎沒有節假日,年邁的父母無暇照顧,他總是愧疚不已。妻子孕期8個月的時候出現狀況住進醫院,等他完成任務到了醫院,孩子已出生——早產,生命跡象弱,病危通知書連著下了3份。慶幸的是,孩子最終保了下來,從醫院回到家以後為了不耽誤工作又是他母親和愛人沒日沒夜地照顧早產體弱的孩子。
家人給了他最大的支持。他由一名運鈔車駕駛員幹起,一步一個腳印,到如今負責全公司員工的培訓和集訓任務,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業務過硬的押運人。
由于武裝押運的特性,隊員們不僅要熟練掌握手中武器,還要具備一定的擒拿格鬥基本功。作為總教官,張映輝要不停地給隊員們做示范動作,一天下來身上沒有不疼的地方,磕磕碰碰、掉皮掉肉早已是家常便飯。幾年前一次匯報演練,隊員們擔負的是擒敵拳、倒功等科目。當時演練場地面凹凸不平,布滿堅硬鋒利的碎石子。隊員們隨著倒功口令的下達,100人的方隊整齊劃一應聲而倒,完成了血肉之軀和堅硬石子的一場較量。演練完畢後,五班班長衛飛小臂硬生生地磕出了兩塊大包,三班隊員王棟手掌根部指頭肚大小的肉被場上的石子磨掉,100人幾乎沒有不受傷挂彩的。但他們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押運人超越自我、直面挑戰、迎難而上的堅韌品質。
工作15個年頭,張映輝雖然一路艱辛,但內心甘甜。這是他鐘愛的職業,無論未來經歷怎樣的風吹雨打,他依然會憑心中的信念和堅定的毅力去堅守。(太原市國資委選送)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