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和社會履責齊晉級 江蘇臺企奏響二重奏

時間:2015-06-01 09:36   來源:中國江蘇網-新華日報

  5月中下旬,記者隨兩岸新聞媒體聯合採訪團,採訪了我省蘇中蘇南多家臺資企業。一路上,記者看到江蘇臺企在轉型升級的路上越走越順暢,聽到許多臺企在永續發展中履行社會責任的動人故事。

  康翔鋁業(泰州)有限公司主要生産鋁合金汽車輪轂。“我們已全部採用世界先進的自動化鑄造、加工及涂裝設備,按照TS16949國際標準管理體系進行全流程管理,保證生産過程各環節無縫對接。”公司總經理張博鈞介紹。

  汽車輪轂生産中的拋光、涂裝等環節,會不會産生安全和環保等問題?張博鈞説,早在2009年前後,他們已投入500多萬元搞技改,省卻了拋光環節。輪轂不拋光,不會産生粉塵,安全不成問題;不拋光的輪轂,由於在時尚化和個性化上做足了文章,大受消費者歡迎。他們同時還採用了真空電鍍進行涂裝,污染大為減少。目前,康翔鋁業生産的汽車輪轂大部分為中高檔轎車專用,95%以上出口到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

  無錫東元電機有限公司的轉型升級,則是另一種探索。

  電機內部的線圈纏繞自動化程度不高,無錫東元仍然使用機械和人工合力完成。為什麼不用自動化代替人工?總經理曾耀元告訴我們,一方面,公司産能能夠滿足當前市場需求,擴大再生産成本較高;同時大幅度裁減員工勢必影響他們的就業,公司不能置員工的利益於不顧,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另一方面,東元公司也在為未來的轉型升級積極籌謀,公司內部不僅成立了一個全球研發中心,5月份公司還投資3750萬美元成立了無錫東元精密機械公司。

  東元公司高飛鳶協理説:“新公司設備在安全、環保、節能和自動化程度等方面均處在世界前沿,2020年公司産能將增至年産120萬台,是現在公司産能的三倍。”高飛鳶指著堆放在一邊的電機介紹,這些電機有三台馬達是出口新加坡的,用於隧道排煙;有兩台準備出口中東地區,用途是石油挖掘;還有一台出口歐洲,主要用於水利工程。

  像康翔鋁業、東元電機這樣的臺企在江蘇還有許多。省臺辦主任楊峰介紹,截至今年3月,江蘇累計批准臺商直接投資和經第三地轉投資項目超過2.5萬個,實際到賬臺資超過670億美元。江蘇臺企500強中,超過九成企業年度營業收入在3億元人民幣以上,20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這500強臺企總資産規模超過5700億元人民幣,總利潤規模超過460億元人民幣。

  在蘇臺企在積極適應新常態,強化研發,創建品牌,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吸收勞動力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蘇臺兩地交流合作的同時,也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許多臺企正在把關注目光更多地轉向社會公益。去年2月在蘇州成立的明基友達公益基金會就是一個典範。

  理事長王黎明博士告訴記者,基金會借助明基友達集團旗下明基醫院的醫療優勢,將“生命健康領域”確立為基金會深耕重點,主要開展傷殘病患等弱勢群體的醫療關愛和照料輔助公益性項目。

  基金會有個“中途之家”項目,這是一個幫助脊髓損傷人群走出家門、學習基本生活技能的項目。第一期活動中有一位病友周瓊,她嗓音甜美,人又漂亮,年輕時追求者眾多。10年前她曬被子時,不小心從六樓摔下來,從此癱瘓在床;積蓄用光了,她跟母親靠著低保相依為命。周瓊變得脾氣古怪暴躁。周媽媽70歲了,照顧她越來越力不從心,老人家甚至想到過自殺。

  明基友達公益基金會,讓周瓊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基金會的志願者們把周瓊接到康復中心,醫護人員一次一次教她康復訓練的技巧,甚至把操作過程拍成DV幫助她和媽媽掌握要領。現在的周瓊,陽光開朗,不僅可以自己製作銷售手工製品,還成了基金會的志願者,幫助那些跟她有類似遭遇的人。

  明基友達公益基金會成立一年多來,已開展2次災害援助、7個公益項目,舉辦120多次公益活動,直接受益人群多達5000人次。在“第四屆中國公益節”上,明基友達公益基金會獲評“2014年度最佳公益創新獎”。 本報記者李宗長

  原標題:經濟發展和社會履責齊晉級 江蘇臺企奏響動人“二重奏”

編輯:朱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