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7端午節  >   最新報道

千余名遊客河南西峽誦經典祭屈原 傳承端午民俗文化

2017年05月31日 09:11: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千余名遊客河南西峽誦經典祭屈原傳承端午民俗文化

  圖為青年學生們身著漢服誦《離騷》。 王秋蘭 攝

  中新網南陽5月29日電 (王秋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余馬于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離騷》作為屈原的代表作,被人們千古傳誦。28日,千余名遊客匯聚在位於河南南陽西峽縣內風景秀美的石門湖,以誦讀《離騷》、觀看演漢代舞蹈《驚鴻舞》的形式共同緬懷偉大的先賢屈原,傳承端午節民俗文化。

  當日,中國西峽第三屆端午文化旅遊節開幕,當地屈原學會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們凈手上香,在屈原畫像前敬獻祭品、上香、祭拜。自西峽縣的近20名的青年學子身著漢服,一起吟誦屈原名作《離騷》選段,富有節奏感和韻律之美的詩句,在優美的古箏樂曲,引起了場下千余名遊客的興致,與身著漢服的青年學子一起誦讀,共同緬懷屈原。

  圖為200名小學生齊奏古箏樂曲。 王秋蘭 攝

  “以前總是以為那些古人離我們很遙遠,但通過這次祭祀活動,我發現其實他們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的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與他們息息相關。”作為西峽縣職專的一名學生,小李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大型的祭祀活動,為了這次朗誦,他準備了很久,也練習了好多遍,他認為每一次朗誦都能給他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而屈原的愛國愛鄉的情懷都是值得大家學習和發揚的。

  祭拜的同時,在秀水灣碼頭廣場,伴隨著舒緩有致的樂曲,200名太極拳愛好者身著白色服飾,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不遠處,載著人流的竹筏,在現場200名學生演奏的古箏樂曲聲中,緩緩漂向遠方,人們則放出河燈來紀念屈原。這些特色的民俗文化,為遊客帶來了美的享受和視覺上的震撼。

  與此同時,包粽子比賽也在激情上演,遊人們一邊教包粽子,一邊聆聽主持人講解端午節的來歷,在快樂中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圖為包粽子比賽現場。 王秋蘭 攝

  “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在家吃粽子,感覺節日的氛圍一年不如一年,為了尋找節日的味道,特意帶著孩子駕車從南陽市來到這裡,通過觀看民俗展演,還有祭祀屈原的儀式,讓我感受到了節日那種濃厚的氛圍,讓孩子過來親身體驗,也是為了讓他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畢竟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努力。”來自南陽市的張一凡告訴記者。

  河南省西峽縣,不僅是中國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而且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生活的地方,更是中國屈原文化的主要遺存地。屈原岡、屈原祠、屈原碑碣等遺跡的存在,使西峽與屈原以及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長期的歷史文化傳承與地域文化積累,讓西峽端午習俗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古樸之風。(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