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6全國重點網路媒體重慶行  >   要聞

華岩旅遊風景區:多功能4A級城市綠色景觀公園

2016年09月02日 16:51: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鳥瞰華岩。

  華岩旅遊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岩鎮境內。景區西臨鳳中路,東隔上界路,北接大件路,南連華福路。經成渝高速、環城高速公路可達,距市中心約8公里,總面積1.07平方公里,是全國大型城市文化佛教公園之一。風景清幽、意境深邃,是一個集山、水、園、林、洞、寺及遊樂於一體,以佛教文化為主題,以現代時尚旅遊元素為詮釋的多功能4A級城市綠色景觀公園。

  景區擁有歷經400餘年歷史積澱的佛教景觀資源,有利用自然山勢水體居山臨水而建的遊樂戲水項目資源,且擁有全國唯一將重慶本土文化與國際頂尖遊樂設施相結合的特色文化資源。景區憑藉難得一見的自然資源優勢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條件,榮膺重慶市重點園林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市荷花生産展覽基地、重慶中華傳統文化研究基地等殊榮。並作為主城區內旅遊勝地,被列入十大旅遊精品之首—“魅力重慶”山城都市遊系列。

  景區自然資源兼有湖泊、溪流、山巒、森林之美,人文景觀富有古剎、佛塔、石刻、雕塑之韻。風光秀美、靈靜雅致、茂林修竹、意境深幽,使景區博得“巴山靈境韻物華”之美譽。更有“華岩八景”傳世,享譽盛名。現代旅遊項目景觀兼有休閒、遊樂、戲水等近百項之多,景區在保持生態人文景觀的同時,融入了現代旅遊概念和遊樂設備,集觀光、休閒、娛樂於一身,是市民旅遊度假的絕佳去處。

  景區由北大門外廣場、露天大金佛、華岩寺、華岩洞、華岩湖、功德林、沉香園、樁景園、放生池、七步荷塘、龍門陣魔幻山、歡樂水魔方等景觀群落組成。各景點景觀群落相互輝映、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復古而又不乏時尚、寧靜典雅而又不失動感刺激的現代化生態園林。景區在注重景觀設計協調性的基礎上,更多的考慮生態效果,園內綠地面積1200畝,佔總面積的75%,綠化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共有植物489類,2568種,樹木喬灌及地被植物3萬餘株。其中有16棵(銀杏、黃桷、白櫟)被列為市級保護樹木,擁有54個不同科類共計100余類鳥動物。其中,功德林、沉香園、樁景園等為新建的一批極具觀賞價值和生態綠化效果的景點景觀。

  華岩寺歷史源遠流長,傳説唐朝佛教極盛時期,便有信徒在花岩洞依洞結庵禮佛,明萬曆丁亥(西元1587年)傍華岩洞重修廟宇,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曆史。自建寺以來,歷經三次戰亂,數百度春秋,建築依然保存完好,幾經改造修建,現已成為重慶市最大佛教寺廟。

  華岩寺屬佛教禪宗,接嗣于四川梁平縣雙桂堂破山大師,傳臨濟宗三十二世法近四百年經六十六屆主持,清康熙戊申歲(1668 年)開山聖可祖師為首任華岩寺住持,先後傳法至成都文殊院、內江聖水寺、滬州雲峰寺、樂山淩雲寺、巴縣白沙禪寺、北京華嚴寺以及湖廣鄂黔浙等地。故《巴縣誌 》 有“華岩寺宗支流衍天下”之説。現任方丈道堅大和尚接法臨濟正宗、曹洞正宗、溈仰正宗,顯密圓融禪凈雙修,倡導“華岩家風”推廣人間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獲得社會廣泛地好評。

  景區自然景觀難得一見,人文歷史更是積澱豐厚。華岩自古聞名遐邇,綿延三百年,歷六十六屆主持,出佛界十大高僧。

  歷代眾多文人墨客,政要名流,紛至遝來,或尋幽問古,或訪僧談禪,留下數以萬計的詩文匾聯,墨跡碑刻,彌足珍貴。古有大

  施主楊繼芳舍地興廟;川東巡憲王孫蔚捐俸請藏;重慶知府陳邦器鑄像禮佛;書壇名手龔睛皋訪僧談禪;晚清宿儒趙熙賦詩紀勝。近代有林森等人親臨法會;考試院長戴傳賢結緣禪寺;司法院長居正臨寺築廬;西泠印社社長張宗祥協力修志;魯迅故友喬大壯避亂華岩。更有歷史名人—蔣介石于抗戰期間在華岩寺舉辦“和平護國息災法會”,為華岩寺記載了一篇頗具歷史意義和價值的史詩。

  2012年景區將繼續以旅遊主題年活動為主線,以推進績效管理實施為手段,以增收節支為契機,提升服務接待水準,不斷完善旅遊接待功能和基礎設施,將繼續辦好第第三屆“華岩龍門陣大廟會”、三屆“華岩龍門陣荷花旅遊節”、“奇人奇才書畫展”、“華岩龍門陣菊花展”四大節會。在現有四大節會的基礎上,深挖景區文化資源、佛教資源,旅遊資源,創新舉辦“重慶華岩國際佛石文化節”、“華岩佛教文化交流節”,並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變景區北大門A、B單元目前單一的經營業態,逐步實施“文明敬香”,全力打造華岩特色旅遊商品市場,重塑華岩旅遊商品體系,營造出多層次的經營理念,使景區成為有一定影響的集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複合型旅遊目的地。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