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手記:到汶川,走近堅守在災區的志願者

時間:2011-04-22 12:47   來源:新華網

  開欄的話:歲月的年輪悄然劃過,再過幾天,我們即將告別2010,迎來一個令人期盼的嶄新時刻。

  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見證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輝煌,也歷經了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的考驗,每一個普通人不僅為自己夢想的實現而激動,更為共和國即將踏上一個新的五年征程而憧憬。

  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有夢想的國家是充滿希望的。從披星戴月的“賣菜人”,到活躍災區的志願者;從喜遷新房的低保人群,到集中供養的五保老人;從贏在中國的草根“達人”,到上網吆喝的現代農民……365個日日夜夜裏,夢想伴隨著每一個人,點綴著偉大祖國一步步走過的歲月。

  在此歲末年初之際,新華社記者再次深入北京、廣東、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和基層的普通群眾同吃同住同感受,用獨特的視角和飽含情感的筆觸,繪出了他們夢想成真的喜悅,記錄著國家奮勇前行的足跡。

  蹲點手記:到汶川,走近堅守在災區的志願者

  新華社記者趙超 劉奕湛

  映秀,又見映秀。

  兩年半以前,這裡滿目瘡痍;一年半以前,這裡板房林立。第三次走進映秀,只有漩口中學地震遺址留存著傷痛的記憶,充滿雙眼的是一排排嶄新的樓房。

  “這一片是羌族風格的民居,每一戶都設有門市,上面居住,下面經商,以後這裡將重點發展鄉村旅遊,那邊還有一片藏式風格的居民區……”

  給我們介紹映秀災後重建情況的小夥子叫胡清華,是汶川縣映秀鎮災後重建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各項重建工程的論證、規劃、審批等工作。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西部計劃志願者。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是共青團中央等部門組織的,每年招募應屆高校畢業生到西部省區市的鄉鎮從事一到兩年的志願服務工作。

  25歲的胡清華是四川資陽人,臨近畢業的時候,汶川地震發生了。胡清華放棄了一家知名企業的錄用,最終選擇了做志願者,目的地是震中映秀。

  震後已經兩年半了,胡清華仍舊住在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板房裏,佈置簡單到只有一床一桌一櫃。“這裡只是睡覺的地方,其他時間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外面跑,沒有時間打理,越簡單越好。”

  就是在這間板房裏,胡清華向我們講述了他的志願者生涯。

  2008年7月5日,胡清華記憶中格外炎熱的一天,他到了映秀——滿眼的帳篷,滿眼忙碌的人群。“被安排到團委工作後,我馬上行動起來,對志願者進行登記、管理和組織。”胡清華説。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每天從天亮工作到天黑,除了吃飯就是睡覺。“當然,我也有收穫,在那麼多志願者中結識了我現在的女朋友。”胡清華有些調皮地説。西部計劃志願者的服務期限一般是一年。2009年7月3日,支援汶川的30名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到期。胡清華記得他在發言中這樣説:“在汶川工作的這段經歷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珍貴的一筆財富,我們會永遠記得汶川。”

  幾天后,胡清華卻食言了,他與其他4名志願者一起選擇留下。胡清華對記者説:“那個時候映秀要開始重建了,上面把我安排到災後重建指揮部,工作剛剛開始,哪走得了呢?”

  胡清華辦公的地方同樣在板房,地方不大,人卻不少,所有工作人員都異常忙碌。“一項工程開工前的套裝程式括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預審、開工許可、施工許可,要蓋50多個章,你算算映秀有多少工程?我經手的就有50多個。”臉上還有些稚氣的胡清華説起工作上的事卻頭頭是道。

  “什麼樣的吸引力讓你堅持下來的?”記者好奇地問。

  “我不會講大道理,在這裡工作就是感覺很有勁,和一幫熱血青年在一起,總是不覺得累。現在與我同住一個宿捨得那位就絕對熱血,北京名校畢業,考上國家公務員放棄,考上北京市公務員也放棄,最後一定要考到汶川來,專門要來映秀工作。”

  “這樣的人恐怕只是特例吧?”記者又問。

  “現在在汶川,到哪個鎮都能找到名校的熱血青年。水磨鎮鎮長助理,上海美女,清華大學的碩士,畢業後的第一選擇也是汶川。”

  “你們這些人為什麼會這樣義無反顧,如此志同道合?你們真實的想法是什麼?”記者追問。

  “我覺得80後的中國青年身上有一股衝勁,是充滿激情、敢於擔當的一代。我想,可能是激情讓我們選擇了共同的事業。”

  今年冬天,映秀的災後重建已進入尾聲,胡清華也進入最為疲憊的一段時間。胡清華説:“每天基本上都是晚上12點以後才能睡覺,每天大部分時間在工地,很多時候就跟工地的工人睡在一起。”

  等到明年夏天,胡清華做志願者就滿三年了。那個時候他會做怎樣的人生選擇呢?“不敢想,留在這裡吧,覺得天地有點小,去大城市吧,又對這裡戀戀不捨。一切等到明年的那個時候再説吧。”

  胡清華告訴記者,家裏人和他的女朋友兩年多以來一直都非常支援他。“女朋友聽我的,我到哪,她會跟到哪。”胡清華笑著説。

  我們離開映秀的那個夜晚前去跟胡清華告別。板房裏,胡清華對著電腦在整理文件,燈光打在他的臉上,只能聽見鍵盤的敲擊聲,我們似乎能感受到這位熱血青年此刻的孤獨。

  突然,胡清華的手機響了起來。“通知開會,熱血青年又要開始行動了,再見吧。”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陳佳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