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彭州:940個災後重建項目調出重生七色板

時間:2011-04-22 11:06   來源:四川日報

  汶川特大地震中,彭州因災死亡942人,房屋倒塌33.27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73億元。

  震後,彭州有940個項目被納入全省災後重建項目。截至今年3月下旬,已有891個項目完工,佔項目總數的94.79%,累計完成投資2657811萬元,完成計劃總投資的95.18%。其中,城鄉住房重建完成計劃總投資的107.58%;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計劃總投資的82.68%;防災減災項目完成投資7180萬元。

  現場

  陽春三月,油菜金黃。暖陽中的彭州大地,色彩飛揚。

  這是重生的色彩。2008年,那場罕見的地震災難,沿著龍門山斷裂帶猝然來襲,幾乎將彭州大地定格為瓦礫般的灰色調。

  這個色調,沿著新興鎮、通濟鎮、小魚洞鎮再到龍門山鎮、白鹿鎮一路延伸,是彭州震後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

  短短3年,從廢墟上崛起,彭州涅槃歸來。3月下旬,記者沿著震後這條最受關注的線路,又一次尋找新生彭州的新鮮故事。

  最絢爛的色彩叫“生活”

  在彭州,幾乎找不到色彩一致的安置點。

  壽陽泉安置點,是一片青瓦白墻的川西院落建築群。白色外墻上“繡”著各種圖案,色彩如綿竹年畫般艷麗,內容卻是當地底蘊深厚的道家養生文化——距此不遠,便是歷史悠久的道教聖地陽平觀。

  磁豐鎮“鹿鳴荷畔”,坐落在青山綠水旁,三個聚居點如明珠散落其間。建築錯落有致、造型各異。墻體以白色為主基調,鑲嵌以紅色、藍色、或黃色,活躍而靈動。這裡是彭州災後重建的“名片”,到了夏天,千畝荷塘吐納芬芳,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色彩最明艷的地方,非小魚洞大楠村莫屬,在這裡,每幢樓的色彩都是唯一的。

  女人們喜歡跳舞。李天慧是該村舞蹈隊隊長,50多歲,一説話就要笑。她從DVD中學習各種舞姿,帶著女同胞排了幾個節目。一到傍晚,音樂響起,村上的廣場變成了舞池——她也有嚴肅的時候,“地震那會,村上的房子都垮了,大家悲痛迷茫,就像做夢,盼著早日醒來。現在的幸福生活,也像做夢,這個夢可真美。”

  如詩生活,如墨畫卷。迎來幸福拐點的彭州群眾,對生活精心裝點。小魚洞鎮太子新村,位於道路旁邊。村民汪華芬院裏有四塊菜地,她在裏面種滿綠色,小白菜、萵筍等讓她頓頓不缺時令蔬菜。她最得意的是自家紅色的裝飾外墻,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生活的質感,離不開家庭收入。像多數家庭一樣,汪華芬修房子,也貸了款。“不多,只有3萬。”她在家種地和操持家務,老公在外打工,“去年還了1萬。”

  這些色彩多樣的“彭州民居”,正變成鄉村經濟的“聚寶盆”:這些民居串聯成線,就是一條鄉村旅遊環線。

  龍門山鎮寶山村的鄉村遊漸成氣候。“每月1200元,包吃住。”村民黃加秀辦起“私家別墅”,在白水河一帶率先經營農家樂。她説,每年避暑的遊客,要把家裏的客房全部住滿。

  彭州人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家裏收拾乾淨,村莊收拾乾淨,道路更要收拾乾淨。楊正秀是一名清潔工人,小魚洞鎮與龍門山鎮之間,有1公里長的路歸她“管轄”。每天早上8點開始,她就在這段路上不停地打掃。

  她説,馬上地震三週年了,來災區的人會更多。“對我來説,把路掃乾淨,也是一種感恩。”她的丈夫去世,靠她一人養家糊口,但她充滿樂觀:“我也住上了兩室一廳。”

  最詩意的色彩叫“未來”

  白墻藍頂,曾是災後最溫馨的色彩:一排排整齊的板房,使一顆顆不安的心有了歸宿。

  彭州還有人住在板房?答案肯定,那就是白鹿鎮場鎮的居民。

  三月的白鹿鎮,仍然是一片沸騰的大工地。去年,該鎮農房改造完成,大觀村居民歡喜地搬進新家,空出的板房沒有閒著,住進了白鹿場鎮的200多戶居民。

  46歲的居民鄭興玉,在臨時板房區的自家鋪面內,招呼著前來購買農資産品的村民。69歲的趙明全,也是板房區的小老闆,經營著一家小超市。不遠處,場鎮入口的大幅廣告牌,暴露了白鹿鎮此舉的“野心”:打造具有中法傳統風情的中國第一婚戀小鎮。

  婚戀小鎮的創意,來自白鹿鎮以北2.5公里的回水村。那裏的上書院,為百年前的法國傳教士修建,震前便是拍攝婚紗照的勝地。震後,國家文管局劃撥4150萬元在原址利用殘體復原,其建築面積將較震前增加1000多平方米,達6800多平方米。在其周邊,將規劃打造“婚慶主題公園”、“名貴香草百花園”、“城堡酒店”。

  以後,徜徉在蜿蜒流淌的白鹿河邊,人們看到的將是白色的教堂、參天的古木、成片的歐洲情人花、鬱金香、玫瑰。趙明全説:“雖然住進新房比別人晚,但以後鎮裏發展起來了,來旅遊的人多了,生意更好做。”

  趙明全的等待不會太久。根據計劃,今年5月,法式風情街有望開街。

  産業復蘇的腳步,一步步走近。

  白水河畔,龍門山場鎮的居民樓鱗次櫛比,該鎮正謀劃居民入駐搬遷。居住區有個好聽的名字——“山水人家生態居住區”。不少群眾前來“探營”,使冰冷的建築充滿人情味——地震前,這裡是一片河灘地。“場鎮面積小,重建非常困難,居住區另起爐灶,‘換鳥’就有了籠子。”龍門山鎮副鎮長周啟民説,龍門山場鎮海拔1100米,災後重建規劃用地非常稀缺,逼出了“騰籠換鳥”的思路。

  通過河道疏浚,整理出200多畝土地,興建居民安置區。“兩連跳中的第一跳即將成功。”周啟民説,新場鎮對面的“龍門水域項目區”,順利實現招商引資,能否就此誕生出與眾不同的倣古建築群,令人充滿期待。

  白鹿鎮“金橋人家”小區,宛若童話王國。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陳佳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