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3週年:一所震災區學校與臺灣慈濟的故事

時間:2011-04-22 08:11   來源:中新社

  “慈雨沐方亭劫後新風鍾大愛,春暉榮學苑爭先朝氣濟群科。”“5.12”特大地震災區什邡市方亭慈濟中學的這幅楹聯,靜靜訴説著原方亭中學與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故事。

  20日,由美國、日本等國記者組成的“重返災區看巨變”中外記者團來到重建一新的方亭慈濟中學。該校原名方亭中學,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損毀後,由臺灣慈濟全資捐建,建築和教學設施投資約4000萬元人民幣。

  方亭慈濟中學始建於1963年,具有濃厚的國學傳統。震後原址重建的新校園在風貌上承襲了慈濟樸素優雅的風格。而在樓宇道路命名、課程設置、校風校紀方面,該校正如其新名字般,融合了慈濟精神與原校的國學傳統文化。

  學校的大愛廣場,名字源於慈濟的教育思想:經由愛的付出,凝聚人文思想,寓意著“打造千年的希望未來,讓無私付出成大愛”。

  據校長簡明富介紹,學校重建後新設了茶道室,並沿襲慈濟的習慣,需脫鞋進入。此外,與慈濟結緣後,學校就要求學生負責校園的整體清潔,並逐漸提高清潔標準。

  慈濟的靜思語也進入到學校課堂。曾被臺灣大愛電視臺在“地球的孩子”專題中報道過的王潔瑩説,老師會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靜思語的含義。正在練習大篆書法的她還表示,要將寫得好的字送給援建學校的臺灣叔叔阿姨們。

  簡明富説,慈濟的周進成師兄等人對事業的專注深深感動了學校師生。學生們自發與施工人員一起為學校鋪地磚,主動認養校內樹木。方亭慈濟中學與慈濟正在溝通聯繫,希望雙方能夠在學校軟體方面進一步加強交流。

  從2008年5月14日抵達四川震災區起,慈濟一直忙碌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近三年來,慈濟在四川成都、德陽、綿陽、雅安等地援建了學校、農房等14個項目,投入資金達4.5億元人民幣。現在,慈濟志工留在四川的不僅僅是建築,還有交融的文化與無盡的情義。(劉賢)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陳佳慧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