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週年,讓責任延續下去

時間:2011-05-12 09:28   來源:新京報

  ■ 社論

  如果我們珍視災後重建所取得的成就,那麼也理應珍視這些成就是怎麼來的,由此,我們能建設好災區,也更能建設好整個國家。

  三年前的今天,汶川,8.0級的地震震動了中國。

  災後重建,三年為期,如今期限已到,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汶川地震災區。

  權威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9月底,災後恢復重建實現了“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到目前,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已完工佔規劃項目的95%。災後恢復重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代表了各地民眾心意的援建項目給災區民眾帶來切實的幫助,災後重建也讓一些地區跨越了10年-20年的發展。

  現在災區老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災區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這些都是令人欣慰的消息。

  我們也發現,被汶川地震激發出來的民間社會的力量,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退。據昨日《新京報》報道,一位名叫吳丹的志願康復治療師,最後留在了綿竹,吳丹的同事,一位來自內蒙古的志願者于佔東也是如此。還有一些志願者和他們背後的慈善機構,在綿竹開展了長期的地震傷員免費康復治療。

  在災區,這三年來,民間的公益項目和志願者所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因為地震而迸發出來的民間公益精神和力量,在幫助了災區民眾的同時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所以,今天,在看到災區民眾創傷得以撫平、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很多人或許也都明白,三年來,我們這個國家因為汶川地震而發生的改變,不僅僅局限于災區,也不僅僅表現于物質形態的重建。

  在災後重建的這個命題下,從制度到意識,從政府到民間,在經歷過大地震的擊打之後,都發生了某種程度的蛻變。這其中責任意識的改進與成長或許是另一種層面上的重建。

  在三年前,當救災工作轉入災後重建階段之時,輿論就呼籲災後重建也需要救災防災等制度的重建。三年來,國家面對重大突發自然災害事件的應對與動員機制更加成熟,這一機制在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災難事件中發揮了作用。

  另外,防災減災機制的建設也是前所未有。如很多地方都從財政中拿出鉅額資金用於校舍、公共設施以及民房的加固。

  這些措施無疑都是民眾所歡迎的,也希望政府能夠做得更多。

  另一方面,汶川地震之後,民間公益並未隨著地震波的遠去而式微,反而從理念到組織方式都獲得更大的發展,民間公益更加成熟。更重要的是,在共同經歷過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災難之後,政府與民間的信任不斷累積,並帶來了一些制度層面的突破。深圳、北京等地先後放寬了對民間組織的註冊、登記。如在汶川地震救災和重建中表現出色的李連杰壹基金,去年在深圳以私募公益基金的身份合法註冊成功。

  三年前的今天,悲慟曾經籠罩了這片土地,救災的軍人和志願者們已經踏上了路途。在那一天,政府和公民的責任也都一同上了路。今天,當大家再次把目光投向地震災區,能看到政府和民間責任匯集所創造的巨大成就。如果我們珍視災後重建所取得的成就,那麼也理應珍視這些成就是怎麼來的,由此,我們能建設好災區,也更能建設好整個國家。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