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凱 1946年生於天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曾榮獲“迎接97香港回歸中國書畫作品在獎賽”人物畫優秀獎,第二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獎賽金獎、“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精品展”榮獲金獎,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97中國畫壇百傑”稱號。作品曾收入大型畫冊《四川省優秀美術作品集》《四川省詩書畫院建院二十週年紀念畫冊》《巴蜀情韻》《97中國畫壇百家作品集》《中國畫_二十家》等。個人傳略收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1979——1980年從事連環畫創作,出版有連環畫《李自成》《三國演藝》等多部,並獲陜西省第一屆3連環畫優秀獎。
1987年 創作《武則天悔失賢才》由陜西唐代藝術博物館陳列,收藏。
1992年——1997年先後在海口,成都,青島,重慶舉辦個展。
1997年 榮獲中國文聯,中國美協頒發的“97中國畫壇百傑畫家”稱號。
1998年 完成巨型國畫《吉祥如意》,十一世班禪在京為此畫題詞。中央電視臺,四川省,市電視臺,《光明日報》《四川日報》《成都晚報》《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對此做出專題報道。
創作國畫《決戰時刻》,由省委,省政府代表全川人民贈送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作品由軍事博物館收藏。
版畫《堤》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版畫展”獲金獎。
國畫《雪域之子》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時代風采一全國寫生畫展”。
2004年 出版《曹魏》《劉蜀》《孫吳》大型叢書《圖説三國》。
2008年 創作組畫《多難興邦》《大愛無邊》《敬禮娃娃》參加賑災拍賣會,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災區。
2009年 于四川博物院舉辦個人畫展。並出版畫冊《梅凱2009》
2010年 創作《英雄無悔》捐贈給邱光華烈士生前所在的成都軍區某陸航團。
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畫展,作品被國家和紀念館及藝術機構或個人收藏。曾在《人民日報》《海南日報》《美術報》《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成都商報》《重慶晚報》等報刊發表作品。
---------------------------------------------------------------------------------------------------
丹青不畏老,盡在知音多。
葉毓中
畫家梅凱,專業勤勉,時代大潮中磨礪,數十年丹青歷程,卓著的成績,證實中國畫家是這樣煉成的。
勤勉,是態度、行動,更是境界。梅凱對中西繪畫的認知,體現勤勉的廣度;創作時中西技法的交匯應用,體現勤勉的深度。認知和技法又開啟了畫體的多樣:油畫、版畫、中國畫、連環畫,直至工藝創意、廣告設計、環藝規劃……全方位的美術實踐也形成了畫家的大美術觀。
與大眾同行,與時代同步,全身心貼近現實,梅凱以大美術觀拓寬中國畫,畫體:人物、山水、花卉、翎毛,可分可合。畫題:托興于古,寄情於今,不薄古人愛今人。漢唐人物、古詩古韻、當代風彩、新風民俗……盡入圖中。以有為有、以吟為吟、以畫為畫、情真意切。畫體可以不分,畫題可以相合;廣博不必與專精對立,畫題與畫體可以交相輝映,直指畫境。
畫,可以這樣畫,也可以那樣畫。畫,可以這樣看,也可以那樣看。作品從構想到完成,從完成到與觀者晤面,要經歷一個過程,甚至多個過程才有完成的可能。山高月小是視角差,謹毛失貌是認知差,以心寫心,或許是剔除偏頗的途徑。篤信和誠直培訓畫者,也培訓觀畫者,急不得,慢不得,時間永遠不會忘記它的佈施責任。
畫家梅凱以辛勤的勞作,真切的情懷,為時代添彩,自然受到廣泛讚譽:丹青不畏老,盡在知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