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十一屆臺商論壇  >   新聞報道

臺商論壇十載傳佳話 淮臺合作情意濃鑄範本

2016年10月17日 16:30:00  來源:淮安市臺辦
字號: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10月13日訊 伴隨著人們許多溫馨美好的記憶,臺商論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

  在淮臺兩地的共同努力下,臺商論壇一屆比一屆辦得成功、一屆比一屆辦得精彩,為淮安推進兩岸經貿合作、加強交流往來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啟發。正如市委書記姚曉東在第十屆臺商論壇主旨演講中所説:“跨入第十個年頭的臺商論壇,已經由當初嗷嗷待哺的襁褓嬰兒成長為一名英氣勃發的翩翩少年,成為淮安擴大開放、集聚臺企、服務台商的重要支撐,大陸對臺交流的重要品牌,在海峽兩岸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發揮著極其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示範效應。”

  十年論壇,十年情深,淮臺兩地邁開嶄新步伐,合作共贏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讓我們順著時間的指針,一起聆聽十年論壇奏出的華美樂章,感受十年論壇帶給我們彌足珍貴的收穫。

  回眸臺商論壇十年曆程:論壇為媒架金橋 淮臺合作拓空間

  回首臺商論壇走過的十年輝煌歷程,2006年這個始發原點總是被人一再提及。2006年11月29日,首屆臺商淮安論壇(時稱金秋投資洽談會暨臺商企業——蘇北經濟發展論壇)舉行,從此,臺商淮安論壇開始溝通兩岸、演繹精彩。此後,這個全國唯一用“臺商”命名的論壇,不斷創新方式、豐富內涵、提升層次,從破土發芽到葉茂根深,成為兩岸政界交流的舞臺、商界合作的平臺、學界對話的講臺、民間往來的展臺和媒體聚焦的看臺。

  十年來,一大批臺灣政商學以及新聞界朋友通過臺商論壇走進淮安、認識淮安、投資淮安,淮安已成為蜚聲兩岸的投資沃土、創業福地。“一年一屆的臺商論壇,大家在一起很開心,兩岸不同行業的人聚在一起,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敏實集團董事局主席秦榮華説,“通過臺商論壇,臺灣人知道臺商在淮安有很好的發展,這樣對淮安的發展會有積極的宣傳作用,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熟悉淮安。”央視特約評論員、國家發改委研究員楊禹認為,臺商論壇不僅形成了品牌,還有著自己的寬度和厚度。“臺商論壇使臺商更有效地聚集在一起,凸顯了臺商這個共同的文化符號。同時,它也釋放出大陸對臺商在政策與文化層面上的信號,這正符合了臺商的投資需要,是一個雙方共贏的過程。”

  受益於對臺經貿人文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化,2014年11月,淮安獲批大陸唯一的國家級“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 對淮安市進一步打造臺資集聚高地、加快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産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此後不久,作為“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的重要成果,大陸首創的淮安臺商學院于12月8日成立。學院緊緊圍繞自身發展定位和目標要求,以臺企服務、科技平臺建設、校際合作交流、人才聯合培養為重點,在助推淮安市臺資産業轉移集聚與服務示範區建設及淮臺高校的合作辦學、文化交流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淮陰工學院將臺灣三所大學優質資源‘嵌入’教學過程,真正實現學生在教學就業之間的“無縫對接”;在機械工程、電子電工、經濟管理、材料科學以及生物、化工與食品等學科領域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與實聯化工、友荃科技、淮安達方電子等企業對接了人才需求。依託臺商學院,淮安市與臺灣多所大學共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4月22日,淮陰工學院又分別與臺灣的中華大學、長榮大學、修平科技大學分別建立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基地、兩岸青年交流基地。這些基地的成立,為淮臺青年創新創業搭建了重要平臺。

  在第十屆臺商論壇主論壇上,兩岸資訊家電産業園隆重揭牌,標誌著大陸首個兩岸資訊家電産業園正式落戶淮安。這是兩岸在新形勢下融合發展的又一成果,為淮安臺資高地建設注入了新的內涵。園區分為IC及線路板産業片區、家電産業片區和智慧城市、大數據及5G通訊産業片區三大板塊,明確各片區支撐、功能、發展方向,致力實現錯位競爭、優勢互補、融合發展。臻鼎科技去年3月份開工建設,12月底竣工試産,用時不到10個月;富士康智慧電視機去年7月進場裝修,目前已營業;中國移動呼叫中心一期已進入裝修階段;中興4G智慧産業園等重點項目正有序建設中。這些既是淮安的殊榮,也是推動淮臺深入合作發展的重要資源。

  在全力“引進來”的同時,淮安加大走進臺灣的力度,廣交各界朋友,廣結合作之緣,去年淮安赴臺公務、商務、觀光人數已突破8000人,成為赴臺開展經貿交流活動頻次最高、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地級市。創立臺灣淮安周、淮臺交流合作推進周、淮臺院長論壇、淮臺基層鄉鎮對口交流等平臺,先後與臺灣內湖科技園、工業總會、電電公會等園區、行業公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人員培訓、資訊交流、産業合作等方面形成了長效機制。(陳春曉)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