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十一屆臺商論壇  >   新聞報道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3+2”産業發展綜述

2016年10月14日 10:21:26  來源:淮安日報
字號:    

  金秋收穫季,碩果挂桂頭。

  放眼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松機器人系列項目來了,另有30個超千萬美元或億元以上項目也都化作園區産業新鮮血液;林達智思城市礦産等22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臻鼎科技、博德專用汽車等20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産,為園區産業發展帶來強大助力;膳魔師、江興汽車零部件等企業技改項目陸續實施,擴産能提效益,為園區産業發展輸送不竭動力。

  近年來,該區堅持“做大産業龍頭、延伸産業鏈條、拓展産業門類、彰顯産業特色”理念,加快培育特色支柱産業,突破新興産業,彰顯産業特色,智慧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命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電子資訊、鹽化工新材料兩大主導産業——“3+2”現代産業加速集聚。僅今年上半年,開發區IT、鹽化工、裝備製造三大支柱産業産值實現365.71億元,佔開發區工業總産值的84.5%。不難看出,蛻去單一工業集中區的稚嫩,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建成粗具規模的工業新城,並向著現代化的都市産業園區邁進。

  助力 推動産業再突破

  膳魔師(江蘇)家庭製品有限公司近期“雙喜臨門”:部分“機器換人”生産線已正式投産,增資2500萬美元新建的4萬平方米高標準廠房開工在即。“明年全面建成投産後,膳魔師將夯實世界第一保溫容器生産廠商地位。”膳魔師江蘇公司總務副理李慶説。

  項目設備升級、增資擴産如此順利,得益於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幾乎“承包”了項目前期立項、方案、環評等報批手續,為項目建設踩足了“油門”。

  新常態下,如何讓政務服務軟環境成為産業發展的最佳助力?近年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産業發展需求,不斷創新政務服務,努力打造“陽光透明、便捷暢通、優質高效”品牌,對項目建設逆勢突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創新提效能,“一加一減”讓辦事更“簡”。“就差部分股東在公證等法律文書上簽字蓋章了,可寄到臺灣簽字蓋章再寄回來,至少需要7天!”一份材料“擋路”的犯難事,讓頂碁運動用品(淮安)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宏達遇上了。可正在發愁時,他又收到了“驚喜”: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為其開通“承諾式”容缺預審綠色通道,只要頂碁公司承諾在規定期限內補齊材料,可以提供材料掃描件進入下一步審批環節。“容缺預審免去了‘多次跑,重復跑’的麻煩,在淮安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周宏達日前接受採訪時如是説。

  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開發區全面開展“三集中三到位”,積極建立審批事項目錄清單,全區原有的行政許可各類項目232項核減為183項,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加方便。但如何進一步創新政務服務,助推項目加快實施?“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簡’,必須做好‘加減法’,同步實現權力的‘減法’和服務的‘加法’。”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朱峰介紹説,除了“容缺預審、“窗口無否決權”外,開發區從去年起又對項目建設中土地勘測定界、宗地圖測量、圖紙審查、白蟻防治等多項費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行財政包乾支付,既減輕了企業經濟負擔,又降低了辦事繳費的時間、人力成本,加快推進了項目的建設。

  向服務要效益,打造全過程保姆式幫辦品牌。今年1月,《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一步加強項目招引幫辦服務工作意見》出臺,明確提出項目招商引資階段、項目建設階段和企業發展階段的幫辦服務工作的責任主體和工作要求。“通過這個《意見》,要在開發區全面打造全過程、保姆式幫辦服務品牌,做到向幫辦服務要效益!”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周青介紹,《意見》還對領導責任、幫扶機制、項目督查等作出了明確規定。2015年1月,總投資10億美元的臻鼎科技撓性印刷線路板項目在開發區破土動工,8個月時間2棟超26萬平方米的廠房封頂,年底前設備進場,今年1月開始試産,本月進入量産階段,當年實現完成投資3.9億美元。“如果沒有開發區全程幫辦,一路綠燈,現在廠房建沒建好都難説。”該項目負責人范振坤協理連連稱讚開發區的服務。

  嚴督查求實效,試水“網際網路+督查”新模式。打開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服務效能督查管理系統,點擊“新地物流淮安電子商務物流園”項目,只見“公司註冊、土地掛牌、交付凈地”等環節全部亮起綠燈,只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環節亮著藍燈。該管理系統是開發區試水“網際網路+督查”新模式的主要載體。當某個項目的某個環節在規定時限完成時,“綠燈”亮起;當某個環節在完成時限的48小時前,系統自動亮“黃燈”預警提示;如果某個環節在規定時限未辦結,此時“紅燈”亮起。“對亮紅燈的,開發區效能督查部門就將介入調查,倒查責任,根據情況給予通報等處理,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或企業損失的,還將給予組織處理。”開發區紀工委書記何栩説,為了讓這套系統發揮更大作用,開發區配套建立了現場督查、評議反饋、通報問責“三項制度”,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引領 搶佔産業制高點

  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包括膳魔師、和興汽車、東威五金等企業的智慧車間建設在內的9個技改項目陸續開展。其中,膳魔師引進了3000余萬元機械手臂,目前已投入試生産,預計全年將提高産能20%,大大提升了開發區製造業智慧化水準;總投資5200萬元的熱電廠鍋爐排放技術改造項目,實施後企業將直接達到國家最新超低排放標準。

  今年上半年,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高新技術産業産值358.22億元,是2010年同期的5.1倍,佔工業産值比重的64.8%。全社會科技研發投入達到5.96億元,是2010年同期的2.4倍,佔GDP比重達到3.82%,較2010年提高了0.85個百分點。新批高企總數佔全市新批總量的三成以上,連續三年保持了10戶以上的高速增長,在全市高新企業數量佔比達到1/3。在轉型升級已經成為企業、産業乃至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今天,無論從總産值還是從企業、産品層面評估,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以科技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方面交出的這一組數據格外引人矚目,令人讚嘆。

  新常態下,開發區如何實現新常態下新跨越,轉型升級同步“上水準”?“創新是開發區發展的加速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毅指出,開發區處在産業集聚、特色化、高端化的發展階段,必須堅持以改革思維突破瓶頸制約,靠創新路徑加快轉型提質,切實激發內生動力,持續增創競爭優勢,通過科技創新加速企業、産業的轉型、提質和升級。

  近年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推進現代服務業企業實現跨越為目標,出臺了《關於促進工業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獎勵辦法》,設立企業加快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於對規模企業培植、科技創新、名牌名標創建等方面的獎勵;出臺了《2011年工業經濟目標考核辦法》,設立工業經濟貢獻單位、列統企業培植、科技創新等專門獎項;出臺了《關於開展創新示範企業創建活動》等相關扶持優惠政策措施文件著力增強園區吸附力,從政策、措施和組織保障上強化了科技創新的戰略主體地位。為更好地促進臺資轉型升級,市政府也連連推出助力之舉。近年來,淮安市不僅把高教園“搬進”了開發區,創造了人才與經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而且引進了中科院水生所淮安研究中心、南京大學淮安高新技術研究院等一流研發團隊,推動企業和院校“本地化對接”,為臺資集聚轉型提供一流的人力要素保障和智力支援。

  如今,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我們看到,不管是智慧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命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還是電子資訊、鹽化工新材料兩大主導産業,或是紡織、化纖、食品等傳統産業,電子資訊、先進製造與自動控制、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等得到了廣泛應用,創新的因子猶如一劑強烈的催化劑得到普遍注入,並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化學反應,剌激了産業的發展。“目前,僅淮安軟體園入園企業就逾300家,成為全區企業發展新引擎,成為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升級、創新發展的重鎮之一。”面對未來發展,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毅充滿自信。

  聚才 産業集聚勢正足

  今年初,江蘇敏安汽車研究院落成暨新能源汽車産業項目簽約儀式在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作為江蘇敏安電動汽車下設的整車研發機構,江蘇敏安汽車研究院于2015年10月份建設完成,具備整車研發、試製、測試和小批量生産能力。4月,敏安汽車整車生産項目一期5萬輛年産能四大工藝生産線正式開工建設,這個總投資25億元的整車生産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具15萬輛的年生産能力。

  據了解,早在幾年前,作為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3+2”産業中重點發展的新興産業,隨著總投資10.5億美元的敏實集團落戶,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基地在開發區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産業已經成為支撐開發區新常態下快速發展的“加速器”。而江蘇敏安汽車研究院的落成,無疑為該園區産業發展再添一張靚麗名片。

  “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圍繞産業鏈招商,拉長産業鏈條,形成産業集聚。”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認為,正是這種獨闢蹊徑的招商策略,讓開發區“3+2”産業迅速發展壯大。依託園區産業發展的比較優勢,立足“3+2”産業定位,近年來,開發區堅持圍繞産業的主導産品及其上下游産品實施産業招商,加速推進産業集聚。

  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功招引總投資10億美元的臻鼎科技、總投資6億美元的立升科技、總投資4.2億美元的敏安電動汽車等龍頭型、基地型項目,以及富士康智慧電視、京永自行車等終端型項目,行業內有重大影響的實聯長宜、晟德大藥廠、江興汽車、環球自行車等一大批外資企業相繼落戶開發區。“十二五”期間共新批外資項目173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1.4億美元。僅2015年完成註冊外資實際到賬3.63億美元,佔全市比重保持在30%以上。“十二五”期間,累計外資實際到賬21.41億美元,其中臺資15億美元左右,獲批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突破年”。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如何創新突破?2016年伊始,該區對招商局、外資局兩大專業招商局進行優化重組,採取局長聘任組長,組長聘任組員形式,共組建智慧裝備産業、汽車零部件産業、商貿物流産業、生命健康等産業,長三角、歐美日韓、珠三角、臺灣等區域的12個招商小組。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毅在兩大專業招商局優化重組動員會上説:“優化重組,對招商隊伍來説是‘選優配強、精選隊伍’的重要體現;對招商人才來説是‘提供舞臺、展示才幹’的重要機遇;對招商工作來説是‘鬆綁減負、專精專注’的重要舉措。”

  圍繞産業招商,他們還專門邀請著名的産業研究專家董錫健教授就新常態下區域産業經濟發展舉辦專題講座。圍繞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光電産業、網際網路及汽車電子應用等相關專題赴臺灣、上海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在上下游配套上拓展延伸,分類梳理建鏈、補鏈、強鏈等關鍵環節和目標客戶,著力引進一批龍頭項目、高端項目、特色項目,力求形成産業集聚的“葡萄串”效應。據統計,該區今年新引進內外資項目共計44個,其中超千萬美元或億元以上項目30個,“3+2”特色産業鏈項目18個、佔比41%。(杭衛東 唐筱葳 王金 陳春曉 朱益川)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