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19 ~ 5 ℃ 微風/臺北 多雲 23 ~ 18 ℃ 微風
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字號:
青歌賽推出新賽制 央視終承認“流行唱法”

  時間:2008-03-17 13:14    來源:新聞午報     
 
 

  昨晚,“隆力奇”杯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以下簡稱青歌賽)鳴鑼開賽,24年來首次納入的大合唱率先登場,讓人耳目一新。本屆大賽除了增加大合唱,將通俗唱法改為流行唱法外,參賽隊伍的結構、綜合素質的考評等方面也進行了改革。

  【唱法】

  新增合唱成看點 “流行”來之不易

  從昨晚的首場決賽來看,有伴奏和無伴奏的多聲部男聲合唱、女聲合唱、混聲合唱,類型豐富多彩,不少富有民族特色的合唱隊令人眼前一亮。頭一個亮相的是雲南苗族農民合唱團,他們雖然在文化測試中沒能説出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是智利,但在視唱練耳中能近乎完美地用四聲部唱出柴可夫斯基作品的一小節,讓趙易山等評委刮目相看。《眼淚花兒把心淹了》則表達對外出謀生的戀人的思念,還加入了表演環節,新穎別致。

  大賽總策劃秦新民介紹,合唱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出於豐富比賽項目和發掘新人新作的考慮,納入到本次大賽當中,“在復賽中,這一類別的參賽水準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認可,合唱類別有望成為本屆青歌賽的亮點之一。以往我們看到的合唱要麼是老人,要麼是小孩。青歌賽舞臺上的這些年輕人則用多聲部的合唱配以表演元素,讓人耳目一新,我相信這次能在全國掀起一場合唱運動。”

  談及叫了20多年的“通俗唱法”突然改成“流行唱法”,秦新民稱這是一個與國際接軌、水到渠成的過程。宣傳策劃江小魚説:“目前,通俗二字似乎只有我國和朝鮮還在使用,這是一個歷史的産物。當年,鄧麗君的歌被批作是靡靡之音,李谷一用民歌氣聲唱的《鄉戀》被批為‘糟蹋藝術’……這次改名來之不易,説明‘流行’終於被央視承認了。”

  【參賽隊】

  部隊組團砍一半 滬粵慘遭淘汰

  本屆青歌賽共有44個團體組隊參賽,總政、湖北臺、雲南臺、北京臺等20個團體進入全國總決賽。在往屆比賽中,部隊文工團的參賽隊伍都要佔據半壁江山,奪走幾大唱法最重要的獎項。秦新民介紹:“以前像成都軍區、南京軍區等7大軍區都可以組隊,他們分割走了很多地方上的優秀人才,讓當地電視臺選拔優才的範圍縮小。今年,這些軍區不再具備單獨組隊的資格,而是參與軍區所在地的地方檯選拔。”砍掉部分部隊組團後,本屆只有6支部隊代表團有組團資格,但空政文工團、武警文工團因組織不了30人至60人的合唱團隊,自動棄權,最終只有總政直屬代表隊、海政文工團、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解放軍藝術學院4支部隊代表隊進入決賽。

  在進入決賽的20支團隊中,雲南臺、貴州臺、新疆臺、內蒙古臺、廣西臺均榜上有名,而上海、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均與決賽無緣。據悉,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代表隊以不到3分之差,被總決賽拒之門外。

  【選手】

  銀獎選手捲土重來 不拿金獎不罷休

  很多歌手都有數次征戰青歌賽的經歷,就拿上屆民族唱法金獎得主劉和剛來説,從2000年開始,他連續參加了4屆青歌賽,兩次獲得專業組民族唱法銀獎,在2004年還獲得“全國觀眾最喜愛的歌手”唯一特別大獎,但他仍不放棄,直到上一屆將金獎收入囊中才結束了青歌賽的征程。

  今年也不例外。有趣的是,上屆民族和通俗唱法的銀獎得主在經過兩年的準備後,紛紛捲土重來,向金獎發起衝刺。與劉和剛曾是解放軍藝術學院同班同學的吳娜在上一屆比賽中表現突出,並與劉和剛上演了一場緊張刺激的奪金大戰,但最終劉和剛以一曲感人至深、讓評委潸然淚下的《父親》順利奪冠。以微弱劣勢敗北的吳娜和上屆的另一名民族組銀獎得主陳笠笠(原名陳莉莉)此番再度出擊,頗有些“不拿金獎不罷休”的意味。

  同樣捲土重來的還有上屆通俗唱法的銀獎得主姚貝娜,儘管目前已小有名氣,為電影唱主題曲、演小品、參加春晚等各種晚會,但依舊割捨不下青歌賽的“金獎夢”。

  獲獎選手反覆參賽,似乎對初次參賽的選手不公,對此秦新民解釋:“青歌賽對選手的參賽次數歷來沒有規定,只要你的年齡在18周歲至35周歲之間,青歌賽的大門一直為你敞開。”

  【評委】

  拒絕嘩眾取寵 防止“羊倌”重現

  每屆大賽,評委的受關注度要大大超過沒什麼知名度的選手,尤其是點評綜合素質的評委。在上一屆的數十場直播中,余秋雨始終處於風口浪尖,先是被質疑讀錯字音,後又被指點評時總是旁徵博引,“賣弄”學問,佔據過多時間。對此秦新民表示:“我們對他的發言不會作嚴格的時間規定,他能自己控制。他的發言讓人感覺像是‘賣弄’,其實不然,他的那種説法不是老師訓話,而是在一個特定的氛圍中,給大家提供一點文化話題而已。”

  余秋雨也再次重申,區區一道題的確不能反映出選手的綜合素質,他希望借助青歌賽及歌手與全國觀眾做個高尚、愉快的文化遊戲。余秋雨説:“我希望青歌賽能探索出中國人的最低文化素養應該達到什麼水準,即使你不愛唱歌,也可以看看青歌賽,給自己的文化課打打分。”

  除了余秋雨,綜合素質單元的另兩位評委延續了上一屆為徐沛東和趙易山,監審組依舊是閻肅、李雙江、金鐵霖三人;韓紅、張也、閻維文、宋祖英、殷秀梅、孫悅等觀眾熟悉的歌手會在15場團體決賽中分別擔任評委。此外,本屆大賽還從地方上吸納了不少評委加盟。

  談到上屆出現過的“羊倌歌手”錯識中國國旗的糗事,秦新民透露,今年的個人賽更有針對性,所有考題都不超出高中課本的範疇,“美聲歌手會多問一些關於歐洲的問題,民族歌手就多問一些長江黃河的問題,流行歌手則多問些時尚方面的問題。我們不會因為原生態的歌手大多來自鄉間田野,就放低對他們的要求。”

  【形式】

  專業比賽非選秀 不搞PK不秀淚

  從1984年創辦至今,青歌賽對中國音樂圈的貢獻不可磨滅。如今依舊活躍在歌壇的彭麗媛、宋祖英、殷秀梅、關牧村、張也、韋唯、張咪(現已改名張彌)、孫悅、譚晶、滿文軍、解曉東、呂薇、呂繼宏、王宏偉、湯燦、劉和剛、戴玉強均從這個舞臺走出。然而,在眾多選秀造星節目的衝擊下,青歌賽很難再續當年輝煌,推出的金銀銅獎大多不瘟不火。在上屆大賽中,還引發了歌手“退賽潮”,幾名歌手以“身體原因”退出個人賽。尤其是代表總政參賽的譚維維,在獲得了超級女聲成都唱區的冠軍後,她立馬選擇了“棄青歌投超女”之路。

  面對這樣的尷尬,秦新民説,青歌賽有別於其他選秀節目,這是一個只提供展示舞臺、不簽“賣身契”的國家級專業歌唱大賽。流行唱法評委組長王黎光也表示,青歌賽不同於選秀,要選拔的是具有藝術魅力的演唱者。

  秦新民還表示,青歌賽雖然不能像選秀節目那樣玩PK、搞海選,但也不是一成不變,如從取消文化筆試到減少綜合素質得分比重、從增加原生態唱法和多聲部大合唱到取消新歌加分等都是新舉措。記者|黃笑宇|文|王旭華|攝

 
編輯:周選彬    
 
相關新聞
青歌賽今起決賽 總導演透露合唱比賽挺有意思      
圖片
本網快訊
廈門臺商陳琰熀:兩岸農業合作春意盎然
臺盟中央副主席:大陸惠臺政策鼓舞臺灣民眾
打造現代都市農業 重慶北碚臺農創業園獨具特色
臺灣99歲老中醫看診70載 主食牛奶50年身體硬朗
臺灣物價漲勢不可抑制 低收入者日子或將更苦
臺灣兩代人接力空拍寶島 見證20年地貌大變遷(圖)
今年2月全臺日照時數大幅減少 基隆僅有2個小時
臺灣一小偷不長眼 刑警家入竊當場被擒
熱點新聞
胡錦濤兩岸關係講話受高度關注
臺當局調整兩岸經貿政策被質疑選舉花招
週報:島內反“入聯公投”呼聲日高
聚焦2008兩會數字
聚焦“兩會”上的女代表委員
臺島週報:臺灣紀念“228”61週年
臺島週報:馬英九謝長廷首場辯論舉行
馬英九謝長廷首場辯論難見新意
奇聞趣事
雲南發現罕見牛蛙 長七條腿仍能快速行走(圖)
南京六旬老人心臟停跳100分鐘奇跡生還
雲南老太蓄髮50年發長3.4米(圖)
北京工地發現“紅毛巨鼠”可排出麝香
湖南九旬老漢“返老還童”長出黑髮新牙
拖欠88萬電費 尼國王隨時斷電
穿衣服的“大衛”
男子發現“怪魚”長一米七 免費送無人敢要
兩岸
大陸恢復對臺天然砂出口 首條船舶今日福州起運
吸引大陸客目光 臺灣各地特色産品齊聚101大樓
人大臺灣團提交建議30件 涉臺特色凸顯代表性
最高檢:和臺灣地區司法上互助利於懲治犯罪
國家藥監局:兩岸藥品安全監管合作“非常好”
臺海觀瀾:福建種好對臺農業合作“試驗田”
上海和臺灣佳麗滬上爭秀“最美麗賽事”
同根同源 現代京劇《海上生明月》演繹兩岸親情
相關視頻
宋楚瑜首次與馬英九同臺造勢 呼籲全力挺馬
馬英九到臺灣東部地區拜票 為柚農抱屈
馬謝二次電視辯論會 雙方激烈攻防火藥味濃
臺北全民計程車行棄綠轉藍 集結兩千輛車挺馬蕭
快速通關 臺灣水果越來越新鮮
大陸3月10日起 正式恢復對臺灣地區出口天然砂
胡志強呼籲拒領“公投”票 稱“公投”被玩爛了
第十二屆臺交會四月舉辦 配套活動豐富多彩
新華新聞 | 新華臺灣 | 新華福建頻道 | 人民海峽兩岸 | 中新臺灣新聞 | 央視臺港澳頻道 | 光明網 |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 | 海峽新聞網 | 閩海網 | 環球網 | 刺桐之聲 | 四川新聞網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