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小雨轉多雲 14 ~ 7 ℃ 微風轉北風4-5級/臺北 多雲 29 ~ 23 ℃ 微風
新聞中心
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字號:
電視劇版《霍元甲》發佈會 鄭伊健兩度“被耍”

  時間:2007-10-28 07:56    來源:新浪     
 
 

  新浪娛樂訊 10月27日,電視劇《霍元甲》華東首播新聞發佈會在南京電視臺舉行。關錦鵬、鄭伊健、丁莉等主創人員蒞臨現場與觀眾及媒體記者互動交流。該劇在廣東省首播即取得全省第一的收視率,觀眾佔有率高達50%,這個數據就像為各主創打了一支強心針,關錦鵬和鄭伊健均表示辛苦算是有了回報。高興歸高興,在當日的發佈會上,鄭伊健卻被主持人"耍"了兩趟,還要面對新舊"霍迷"的發問,挑戰似乎才剛剛開始……

  鄭伊健兩次被“耍”

  大概由於工作安排緊密,鄭伊健顯得有點疲憊與安靜,不過主持人似乎沒有打算讓他好好休息,一上場就挑戰他耍幾招劇集裏的功夫較量一下。鄭伊健剛開始還希望假裝聽不明白主持人的要求,最後在避無可避之下,像模像樣地擺出了個迷蹤拳姿勢,才得以退回座位。然而,主持人再接再厲,讓鄭伊健與丁莉表演在劇中的對白。這可難為了一向普通話不流暢的伊麵,主持人只好同意他們用廣東話對對白。豈料,當大家正在等待"好戲"時,鄭伊健用廣東話和丁莉"大聲"商量,"反正主持人聽不明白我們説的廣東話,那我們亂説就可以了。"結果兩人一人一句"你今晚去哪吃飯""做完活動再説吧。"就把主持人給打發掉了。事後鄭伊健還得意地做了個鬼臉,疲態這才算是消去。

  新舊劇迷有話説

  25年前的舊版《霍元甲》已成為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如此大規模重拍經典,如何出奇制勝,這是許多記者和劇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面對現場一百多位觀眾,關錦鵬坦率地回答,"不能否認,舊版的《霍元甲》現在看也是非常好看的。那為什麼新版要找我這樣一個從沒拍過武俠片的人來做藝術總監?這是因為導演認為,既然要再拍,就拍一個深刻的霍元甲。這一次我們從霍元甲的戀情反映了一個男人或者説一個英雄的另一面,原來霍元甲對愛情也會拖泥帶水的,他也會受感情糾纏的。這就是我們希望觀眾看到的另一個側面發展吧。"現場還有不少新舊劇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新版《霍元甲》與舊版在風格上截然不同,但想不到現場兩位發言的老一輩級劇迷在南京電視臺觀看了一集的試播後都表示非常接受新版的風格,反而只是好奇霍元甲小時候生活是不是真的這麼悲慘,又提問為什麼不用霍元甲本人的方言説對白,問題與談話都非常輕鬆,也可見觀眾對於兩版的差別還是可以接受的。但該劇在華東地區的收視能否如廣東一樣取得佳績,就有待分曉了。譚爭劼/文

 
編輯:周選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闡揚古聖先哲仁德風範 臺北市兒童讀經會考今開鑼
臺民間司改組織遊行 吁通過“法官法”淘汰壞法官
王金平:不接馬蕭競選總部主委 也會盡心盡力輔選
臺灣花蓮27日上午發生芮氏規模4.2級有感地震
臺灣同胞細看無錫 踏歌黿頭渚 讚嘆華西村(圖)
激揚青春指點文字 兩岸學子共話“閱讀與人生”
兩岸學者共同編撰 《閩南文化叢書》出版發行
馬英九稱競選之路凶險 不知對手會用什麼招式
熱點新聞
國務院所屬部門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
各省區市書記部署學習落實十七大精神
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將升空
31省區市紀委書記解讀報告
難忘的七天——黨的十七大鏡頭回放
十七大通過《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
31省長、市長、自治區主席解讀報告
45政府部門負責人解讀十七大報告
奇聞趣事
給新人添驚喜 現代婚禮流行古董結婚證
小夥"鐵齒銅牙" 吃魚不吐刺吃雞不吐骨
小偷入室行竊酒貪杯醉臥現場成甕中之鱉
文弱男子一分鐘咬開41瓶啤酒 不咬牙癢
俄送蟑螂太空受孕喜得“貴子”
頭髮趕上姚明身高 留發10年達2.23米
為挑戰人類極限 男子單腿“跳”上岳麓山
西安男孩11年只吃饃和白米飯 吃菜就噁心
兩岸
星雲大師率千名臺港澳信眾抵無錫展開交流之旅
港臺資本借中國東盟博覽會強勢參與“泛北合作”
河南安陽一市民應邀赴臺灣交流甲骨文學習心得
海峽工藝品博覽會莆田開展 臺灣藝術品亮相(圖)
海峽兩岸百家精品書畫展在南昌展出(圖)
奧運會貴金屬電話卡第2組發行 包含臺灣標誌性建築
廈門舉辦動漫遊戲展 海峽兩岸動漫企業尋求合作
第三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廈門開幕 規模空前
相關視頻
《海峽情2007梨園百花春》大型中秋戲曲晚會在榕舉行
泉州:歌舞共歡暢 華僑大學師生共慶中秋
同規格接待馬英九謝長廷 臺北美發業者兩不得罪
第62屆聯大拒絕 將“臺灣加入聯合國”問題列入議程
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 臺灣大幅退步至第38名
胡錦濤:布希明確表示了 美反對改變臺海現狀立場
臺灣前高官籌組新協會 反“公投”、關注民生
臺媒傳謝長廷 遊錫堃 已就“特別費”到案説明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