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滾動圖片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這才是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的最佳路線

2017年09月27日 10:36:29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25日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這場展覽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重大時間、事件節點謀篇佈局,內容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集中凝練展示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輝煌成就。

  展覽安排設計了10個主題內容展區和特色體驗展區、網上展館。一件件實物模型、一段段視頻資料、一張張圖片圖表,吸引了習近平等領導同志的目光。他們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看,認真聽取工作人員講解,並詳細詢問有關情況。他們觀看了哪些展品,記者26日到展覽現場,繪製了“總書記同款”參觀路線。

  第二展區:潛水器“蛟龍號”模型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整合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7年5月23日,“蛟龍”號完成在世界最深處下潛,潛航員在水下停留近9小時,最大下潛深度4811米。

  東方紅LW4004無級變速重型拖拉機 

   

  中國自主研製的首臺40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結束了我國350馬力以上重型拖拉機必須進口的歷史,突破了重型拖拉機無級變速傳動系統、智慧化控制管理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能從事深耕、深松、聯合整地等重負荷農田作業,滿足精準農業、精細農業需求,促進行業技術進步。

  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主體框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制定重大改革方案,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重大改革舉措,氣勢恢宏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確立。這也是全展館最為高大的一件實物模型,象徵著改革的突出地位和引領作用。

  第三展區:全國人大立法工作和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詳細數據 

  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自2015年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定期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成為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充分發揮了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四展區:展示先進典型、時代楷模“群星燦爛 七星共明”的立體柱 

   

  偉大時代召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等各類先進典型不斷涌現,形成了群星燦爛與七星共明的先進群體格局。

  五年來,在全國範圍內宣傳發佈“時代楷模”等重大典型80個,評選表彰第四屆、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116名,提名獎530名,推出最美人物17批200余人。

  第五展區: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1978-2050)示意圖 

  三北工程已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918.5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提高到20.98億立方米,治理沙化土地33.62萬平方公里,三北防護林體系已在我國北方構築了一道堅實的綠色長城,被譽為“世界林業生態工程之最”。

  第七展區:“強軍征程 揚帆遠航”武器裝備模型 

   

   

  “強軍征程 揚帆遠航”主題模型展臺共有50型151件武器裝備模型,展臺前端是形似船帆的黨旗,整個展臺猶如一艘強軍號巨輪,寓意在黨的領導下,朝著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揚帆遠航;上方平臺猶如三軍列陣、戮力向前的強軍之路,寓意在黨的指引下,改革重塑後的人民軍隊昂首闊步在強軍新征程上;武器裝備按作戰編組排列,寓意我軍時刻以戰鬥姿態守護和平安寧,展現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形象。

  第八展區:港珠澳大橋模型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通車,香港到珠海、澳門的車程將由現在的三個小時縮短到半個小時左右。

  第九展區:中國夥伴關係網路遍佈全球的多媒體産品 

   

  五年來,習主席共出訪28次,到訪56個國家,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實現了對五大洲的全覆蓋,對發展中國家整體合作機制的全覆蓋。如今,我國同97個國家、地區和區域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廣。

  第十展區:幹部隊伍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圖文展板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打鐵還需自身硬,牢牢把握全面從嚴治黨這一鮮明主題,推動黨的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開闢了管黨治黨新境界。

  不能到現場的觀眾也不要失望,9月25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已正式上線。線上,聽展覽、寫留言,線下投票合影、語音留言、VR體驗豐富多彩。通過線上線下的貫通互動,網上展館既能滿足廣大群眾不能親臨實地觀展的需求,又能讓看過展覽的觀眾點擊網上展館重溫精彩內容,體驗國家五年來的輝煌建設成就,獲得沉浸式、漫遊式的情境體驗,打造一個足不出戶、永不落幕的數字化網上展覽。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