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美參眾兩院鼓吹“臺美軍艦互訪” 臺媒:大陸會動武

2017年09月20日 09:54:08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海外網9月20日電 繼美國眾議院7月14日通過“2018國防授權法案”鼓吹所謂“臺美軍艦互訪”後,美國參議院昨日(19日)也通過此項法案,要求評估“臺美軍艦互訪”的可能性,嚴重挑戰“一中”紅線。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針對“臺美軍艦互訪”的議題,美國參、眾兩院均要求美國防部長在明年9月1日前,遞交評估報道。不過,由於兩個版本內容有待協調,按照美國立法規則,兩院最終要協調出同一版本,移送白宮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簽字後,才會生效。

  在法律程式上國防授權法面臨三種可能性。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第一種是獲特朗普簽名通過。第二種是被特朗普否決。第三種是特朗普既不簽署也不否決,那麼如果在10天內(星期天不計在內)國會仍在會期中就會自動成為法案,如果國會不在開會就構成俗稱的口袋否決(Pocket Veto)。美參、眾兩院要重新表決,如果兩院都以超過2/3的票數通過,那麼不需特朗普簽署也將自動生效。

  對於“臺美軍艦互訪”,一貫“親美”的臺當局當然十分“樂見”,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林鶴明還公開向美方表示“感謝重視”。然而,島內各界都不看好。

  臺灣軍事專家揭仲受訪時表示,法案提出的“評估”並非“執行”,可見美國國會有考慮到大陸的感受。“臺當局不要抱太大期望。”揭仲分析,無論特朗普最終簽署版本為何,基於美國國會要求的“評估”工作,美國行政部門最多完成評估報告的遞交工作,“臺美軍艦互訪”風波只會到此為止。

  揭仲進一步指出,美軍艦若停泊臺灣港口,不僅打破原則、衝擊中美關係,更構成大陸對臺動武條件,就算臺軍艦單方面訪美,對大陸也是嚴重的挑釁。

  臺媒則對“臺美軍艦互訪”表示擔憂,被民進黨視為“外交勝利”的同時極有可能在臺海掀起軒然大波,甚至在大國博弈過程中,臺灣反而變成討價還價的籌碼或標的物。

  臺灣《中國時報》分析,很難相信特朗普願意再次直接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美國在臺協會莫健就曾指出,美國軍艦停靠臺灣港口“非常困難,而且可能構成危險。”而對於大陸而言,美國軍艦如果停靠臺灣,不但意味著所謂的“臺美關係”升級,也象徵中美建交時提出的三條件原則被打破。因此,大陸絕對會將美軍艦艇停靠臺灣港口,視為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犯。

  對於“臺美雙方軍艦互泊”的評估報告,正式被納入美國參院版法案,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慶四則指出,可看出這是美國計劃已久對中國施壓試探的過程,也表明特朗普在訪中前,再次啟動“臺灣牌”, 實施障礙、抬高價碼。針對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助理、美國所前所長達巍認為,關鍵在於臺當局怎麼做,若實質推動議案內容,大陸必然採取負面反應。

  6月29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吳謙曾明確表態,我們一貫堅決反對美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我們敦促美方恪守在臺灣問題上向中方做出的承諾,停止美臺軍事聯繫,以免給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損害。

  針對美國會通過法案要求美國防部長評估美臺軍艦互訪的可能性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曾表示,中方已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並敦促美方充分認清上述法案有關條款的嚴重危害性,不得讓包含相關條款的法案通過成法,不要開歷史倒車,以免損害中美合作大局。(綜編/海外網 李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