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導報社長林文雄:大陸的進步和崛起絕非偶然

2017年07月17日 11:21: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石家莊7月17日電 題:臺灣導報社長林文雄:大陸的進步和崛起絕非偶然

  中新社記者 李茜

  “趙州石橋魯班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耳畔迴圈著民歌《小放牛》,站在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趙州橋上,年過六旬的臺灣導報社長林文雄彎著腰,近距離觀察被烈日曬得反光的車轍印,聽著導遊講起兩岸相同的民間傳説……

  雙鬢斑白的林文雄此次帶著一支由臺灣年輕媒體人組成的參訪團,參加由河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臺灣中南部媒體河北采風”活動,對河北省進行歷史、文化、經濟、自然等方面的了解。

  出生在臺灣鹿港的林文雄祖籍福建泉州,祖先到臺灣定居後,到他已是第六代。在林文雄心中,兩岸同根同源有著共同的歷史,而大陸是歷史的寶庫。他那一代人,從小學課本裏讀到大陸各個省份的地理、歷史。“我們對長江和黃河的記憶沒有缺席”。

  30年前,兩岸開放探親後,臺灣興起了回鄉探親潮。族譜已丟,不知道家鄉具體的村落,但林文雄的父親依然追趕“潮流”回到了家鄉“大概的位置”。回到臺灣後,父親沒有描述心中的家鄉和眼中的家鄉,只不停跟林文雄重復道“一定要回去看看”。

  林文雄對大陸第一印象,是20多年前他第一次到福建廈門。站在廈門環島路上一塊寫著“一國兩制”的牌子下面,可以搜到臺灣中華電信的信號給家人打電話。如今,當年的小漁村已是交通方便的國際化的大都市,“每次到廈門開會,早上出發下午回去,離吃晚飯還早得很呢!”

  四五年前,林文雄受邀到泉州參加世界閩南文化節。在晚會上,坐在觀眾席的他看到舞臺右側有展旗上寫著“鹿港”,舞臺左側的旗子上寫著“蚶江”,寓意著幾百年來臺灣鹿港跟福建蚶江是對渡港口。

  表演到一半時,很多演員將兩展旗子並到舞臺中央。觀眾群起而立,鼓掌歡呼。林文雄和妻子鼓掌到手已不知道痛感,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早已淚流滿面。第二天,林文雄第一次回到祖籍,用鹿港腔的閩南話與鄉親話家常,有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憂愁。他坐在與鹿港海邊幾乎一模一樣的泉州海邊發呆,想像著祖先曾在這裡繁衍生息。

  自那之後,他用了三年做“閩臺走親鄉鎮行”行動,用500多個報紙版面展現兩岸基層的情緣。後來他把這些版面放到泉州、鹿港和高雄進行展覽,每天都被遊客圍得水泄不通,“兩岸親情被普通民眾表現得是那麼地自然”。

  “兩岸官方溝通機制已停擺,但民間交流反而更頻繁。”林文雄長期關注兩岸關係報道並致力於兩岸交流,近二十年來已到大陸百餘次。

  林文雄説,大陸的進步和崛起絕對不是偶然,最重要的兩個字是民眾的“團結”。臺灣的媒體人應該引導臺灣民眾理性看待兩岸關係,看到一個真實的大陸。

  從今年開始,林文雄推出專刊,致力於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今年他還將帶一些臺灣年輕人到四川、重慶、江蘇、北京等地考察。“年輕人應該被正確地引導,不能被某些煽動帶歪。”

  林文雄的“90後”小兒子畢業時説自己想去闖一下。林文雄建議他去大陸看看,“因為臺灣的未來在大陸”。

  如今小兒子在上海工作近兩年,上個月回臺灣參加同學婚禮時發現自己在上海月薪10萬台幣是所有同學中收入最高的。“聽到兒子跟我説當時到大陸發展的決定是對的,我也很欣慰。”雖然父子倆未能從事一行,但林文雄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