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戰機挂導彈“伺候遼寧艦”,被諷判斷力不如三歲孩童

2017年07月14日 09:12:0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李名】就在解放軍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之後,臺媒爆出4架F—16戰機挂載8枚魚叉導彈,“布陣伺候遼寧艦”。

  據臺灣自由電子報13日報道,臺灣空軍花蓮基地所屬的4架F—16戰機,11日下午突然緊急起飛,並罕見地各挂載2枚魚叉反艦導彈、2枚AIM—120中型空對空導彈以及2枚響尾蛇導彈,降落空軍清泉崗基地完成戰備部署。報道稱,它們挂載的魚叉導彈比今年精準射擊訓練時的單枚還多,且空軍在4架戰機移防時相當謹慎,往返期間啟動數批次“欺敵作為”,可以説是保密到家。

  聯合新聞網13日説,這幾天花蓮的天空很熱鬧,不少民眾都感受到戰機頻繁成群起飛,還以為是演習。一名陳姓軍迷説,這樣的挂載很少出現,只有十幾年前“漢光”演習時曾經看過,這次一次出動4架,可以説是空前的陣仗,在航迷間引起極大騷動。有臺灣空軍官員透露,戰機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布陣伺候,向中國展現臺灣的反艦實力”。但臺空軍401聯隊政戰主任郭志華13日回應稱,確實有升空飛向清泉崗機場,但僅是進行短距起降模擬訓練,並非外界所言進行戰備部署,媒體只是臆測性的報道。

  臺灣“國防部”13日透露,遼寧艦和隨行的驅逐艦及護衛艦,在結束訪問香港的行程後北返,12日淩晨2時40分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沿所謂“海峽中線”以西海域向北航行,13日淩晨2時脫離臺“防空識別區”,“國軍全程監偵掌握動態,在通過臺海這段時間,臺灣海峽無特殊情況”。自由電子報稱,遼寧艦編隊此次北返,在臺“防空識別區”內停留時間,共計23小時20分;相比之下,先前遼寧艦南下穿過臺灣海峽,在臺“防空識別區”內的時間較長,達29.5小時。臺灣“國防部”還透露,大陸東部戰區在13日上午7時許開始,共有多型戰機進行遠海遠航訓練,其中一批轟—6從臺灣南部“防空識別區”外,經巴士海峽穿越宮古海域再返回原駐地;另一批轟—6則穿越宮古海域至西太平洋訓練後返降。臺軍方稱,這兩批轟炸機的訓練區域均在臺灣“防空識別區”外,臺軍在其活動全程均能監偵掌握與應對。

  自由電子報還稱,雖然臺“國防部”未公佈大陸機隊規模,但日本防衛省稍早公佈的資訊顯示,13日穿越宮古海峽的轟—6共有6架。

  島內作家王豐為此諷刺“國防部”成了“國防氣象部”。他説,連3歲孩子的判斷力也會曉得遼寧艦不會傷臺灣一根汗毛,除非臺灣某個領導人發神經宣佈“獨立”,何必把臺灣百姓搞得緊張兮兮;以後不但遼寧艦,大陸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航母成軍後,更會進出臺海如家常便飯,難道每天每時都要來個大陸航母“氣象報告”嗎?王豐還説,“沒做虧心事,何必害怕半夜鬼敲門”,除非執政者心心唸唸想搞“臺獨”,不然遼寧艦往哪走有啥好怕的,“是真擔心臺海安全就這麼垮了?還是擔心臺獨獨不成了呢?國防氣象部的心態很可笑”。他認為,除了“國防部長”馮世寬和蔡英文外,幾乎沒人會去看“國防氣象報告”,因為它的報告是“滿紙荒唐語”,全是裝鬼嚇人的假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