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退役將領和專家學者首次共同研討抗戰歷史

2017年07月07日 08:28:5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記者張展鵬)由海峽兩岸民間團體共同主辦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6日在南京舉行,兩岸退役將領和專家學者首次共同研討抗戰歷史。這是兩岸史學界致力於“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共同弘揚抗戰精神”的大型研討活動。

  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表示,在全面抗戰爆發80週年之際,兩岸民間團體共同舉辦抗戰研討會,具有重要意義。兩岸同胞共同回顧這段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終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積極發揚萬眾一心的民族團結精神、百折不撓的民族自強意志,堅定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和信心。

  龍明彪指出,當前,分裂勢力在臺灣推動各種形式的“臺獨”活動,妄圖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限制、阻撓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給臺海和平穩定構成重大威脅。抗戰歷史昭示我們,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團結奮起的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分裂勢力越想把兩岸同胞分開,兩岸同胞越要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我們將繼續支援鼓勵兩岸各界加強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不斷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

  與會兩岸學者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團結奮鬥的結果。大陸退役上將方祖岐表示,中國共産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

  臺灣退役將領郝柏村在研討會上作專題演講,他以抗戰老兵的身份表示,8年全面抗戰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犧牲最悲慘最壯烈、戰果最輝煌的全民反侵略正義戰爭。國共兩黨對抗戰都有貢獻犧牲,以兩黨合作為基礎,團結了中華民族,凝聚了全民抗戰到底的戰鬥意志。抗戰歷史是全民族共同的光榮,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光輝的精神文化資産,抗戰勝利歷史就是最好的愛國教育基本教材。兩岸年輕世代應該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的和平發展中培育出和平統一的共識。

  郝柏村強調,臺灣人民是抗戰勝利的最大受益者,沒有抗戰的勝利和臺灣回到祖國,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臺灣。“臺獨”勢力蓄意淡化抗戰歷史,我們堅決反對。惟有還原抗戰歷史,才能從源頭上消滅“臺獨”意識。他表示,中國作為正在富強起來的大國,對人類負有重大責任,以“一帶一路”宏圖連接經濟合作夥伴,帶動周邊及沿線國家走向均富,這是中華傳統文化“大同思想”的實踐,對世界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王建朗表示,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兩岸學者對中國抗日戰爭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的認識具有高度共識,都主張加強研究和宣傳。

  研討會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與臺灣地區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共同舉辦。30多名兩岸退役將領和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抗日戰爭歷史定位”、“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抗日戰爭敵後戰場”和“抗日戰爭專題研究”四個議題交流研討。來自南京大學、臺灣大學等兩岸高校的140多名學生旁聽了研討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