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特寫:臺南“重現”鄭成功登陸盛景

2017年05月01日 08:41:1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臺北4月30日電(記者 馬玉潔)30日一早,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門溪口就鑼鼓震天,熱鬧非凡。300多名雄赳赳氣昂昂的“戰士們”身著古裝,手持明鄭旗幟,列隊整裝待發。

  鹿耳門溪口是356年前鄭成功軍隊登陸臺灣之處。當年,大軍從這裡踏上臺灣這片土地,並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

  為了讓人們銘記這段歷史,鹿耳社區從7年前開始在每年4月30日——也就是鄭成功軍隊登陸日,推出“重返北汕尾——模倣鄭成功登陸”活動。其中,扮演鄭家軍的群眾由學生和民眾自發報名,而“軍隊”浩浩蕩蕩的船艦則是用竹筏改裝而成。

  早上10點,這些身著鎧甲、手持長矛的士兵們在“鄭成功將軍”的率領下,舉著寫有“開臺聖王”“招討大將軍延平郡王”等字樣的旗幟,伴著提振士氣的鼓陣,乘坐竹筏模擬的“艦隊”進港。他們隨後前往附近的天后廟參拜。

  西元1661年,鄭成功率領400余艘戰艦抵達鹿耳門外沙洲,卻因水淺而無法駛入內海。相傳鄭成功在此擺設香臺,祈求媽祖相助。隨後,潮水大漲,鄭家軍得以順利登陸鹿耳。

  在獲得媽祖的“庇祐”後,“士兵們”轉而前往市中心,模擬攻打赤崁樓的過程。

  今年的活動共吸引超過350名學生和民眾參與,他們搭乘十艘由竹筏改裝成的古戰船,重新體驗了這段歷史。

  來自英國的辛蓓卡是該活動舉辦以來的第一位“女將軍”。在高達30攝氏度的烈日下全副武裝,她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走進這段歷史。

  “這套衣服很熱,剛穿起來有些害羞,不過很快就適應了。對我來説,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體驗。”辛蓓卡説。

  21歲的臺灣大學生黃詩傑在此次活動中扮演鄭成功。他對記者表示,自己雖然是本地人,從小就知道鄭成功的故事,但以這種身臨其境的方式演繹這段歷史,與在課本中讀到的感覺非常不一樣。“通過今天的活動,我深入了解了那段歷史的細節,所以我要用心體驗這種感覺。”

  本次活動的總監蔡登進表示,重現鄭成功艦隊登入鹿耳門溪、驅趕荷蘭人的歷史過程,是希望凸顯鄭成功的愛國精神。希望世人可以銘記這段歷史,延續鄭成功的愛國精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