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張兆民:臺商在平潭商務活動依然十分活躍

2017年03月07日 08:30:11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兆民:臺商在平潭商務活動依然十分活躍

  全國人大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張兆民6日在北京對記者説,儘管去年以來兩岸形勢出現一些新變化,面臨一些新情況,但平潭綜合實驗區臺商活動依然十分活躍。

  張兆民説,去年,平潭有“三多”,即人多、貨多、臺商商務活動多。去年共有21萬台胞通過平潭口岸辦理5年往返的臺胞證,有8萬台胞通過高速客輪往返平潭口岸;有800多個臺灣鄉里長到平潭與200多個村主任、社區主任進行交流。去年臺灣運往平潭的貨物達7.2萬噸,比上一年增長280%。此外,去年共有170多批次2000多臺商到平潭進行商務活動。

  自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式設立以來,平潭的基礎建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諸多政策得到實施。張兆民説,平潭每一年都有變化,都有較快發展,去年共投資400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15.6%,利用外資增長40%,到平潭旅遊的遊客增長25%、旅遊收入增長69%。他稱,平潭作為窗口依然保持對臺的優勢。

  張兆民説,平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高速客滾船每天往返兩岸,一些臺胞平時在平潭工作,週末回臺北休息,十分方便;平潭是臺胞投資創業熱土,中央、福建省賦予平潭許多特殊政策,特別對臺灣青年創業者有很強的吸引力;平潭把臺胞高看一等,厚愛一層,讓臺胞有家的感覺。

  他稱,平潭不斷探索兩岸在多領域、多層次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不是停留在做生意上,要在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因此,去年平潭提出“一區兩標、包容共存、融合發展、兩岸共贏”的融合發展模式,是要在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基層社區管理方面,探索兩岸不同標準在平潭的互認互通。

  張兆民也坦承平潭的融合發展進入到深水區、敏感區,也遇到一系列的瓶頸。但他相信平潭在先行先試、兩岸發展大格局中,將勇於做好實驗田、橋頭堡,為兩岸和平發展大業做出貢獻。(記者 徐德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