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李義虎: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對臺海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03月01日 08:52: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今年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的首個公報《上海公報》簽署45週年。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臺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中美兩國于1972年2月28日簽署的《上海公報》、1978年12月16日雙方同時發表的建交公報和1982年8月17日發表的“八一七公報”,被稱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發展的指導性文件。這三個公報均強調了一中原則。

  李義虎指出,幾十年來的歷史證明,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精神,對於處理臺海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是中美關係及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也一再表明瞭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不容挑戰的底線。

  李義虎指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經過幾個回合,在一個中國政策上回歸美國原有立場。但是,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所謂的“與臺灣關係法”基礎上,又將所謂的“六項保證”臺面化,初步形成了特朗普政府對華及對臺政策的基本框架。特朗普政府在此框架下如何處理中美問題,值得觀察。

  “如果美方突出強調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作用,有利於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如果突出‘與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可能給臺灣當局及島內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對臺海局勢的穩定是不利的。”李義虎認為,“大陸的政策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是比較多的,無論臺灣當局還是島內分裂勢力,都得掂量掂量。”

  李義虎指出,中美要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美方應妥善處理涉臺問題,才能確保中美合作大局不受影響。隨著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提升,中國將更加堅定捍衛一個中國原則,更加強調三個聯合公報在兩國關係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克服美方的一些消極政策及作為,反對干涉中國內政的“與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呼籲美方謹慎處理臺灣問題,並遵守“八一七公報”中的承諾,停止對臺軍售。

  對於臺灣方面,李義虎強調,2017年是大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年,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臺灣經濟發展最大的外部因素是大陸,處理好兩岸關係對於解決其內部經濟和社會問題都將帶來益處。

  “付出高昂的價格購買美國過時的武器並不能給臺灣帶來安全,反而會加重臺灣民眾的負擔。”李義虎説,臺灣當局應該認清形勢,承認和接受“九二共識”,順應主流民意和歷史潮流,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記者 路梅)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