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八旬白先勇重返故鄉 一餐連吃三碗桂林米粉解鄉愁

2017年02月19日 08:47: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2月17日,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重返故鄉廣西桂林市,稱這次回來是“落葉歸根”,希望把父親的紀念物、史料及自己的作品等存放到正在籌建的白崇禧、白先勇陳列館內,讓鄉親們及更多人了解白氏父子。

  1937年出生在桂林的白先勇,父親是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他自幼年開始不斷漂泊的生活,輾轉到過重慶、南京和上海,後來遷居香港、臺灣、美國等地。直到1993年,白先勇才第一次回到闊別近半個世紀的故鄉桂林。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年近八旬的白先勇感慨,自己6歲離開桂林,但每次回來,小時候的記憶也回來了。

  在桂林城徽象鼻山附近的漓江游泳、吃桂林米粉、在中山小學讀書……精神矍鑠的白先勇追憶著兒時往事,“童年的記憶,尤其對於故鄉的記憶,我想是深深根植在我的腦海中。”

  位於桂林市榕湖飯店內的白崇禧故居,原名“桂廬”,是一幢具有中西合壁風格的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如今這座故居正在重修中,將打造成白氏父子的陳列館。

  “以前這附近有個花園,種滿了果樹,我們在這摘過橘子、金桔。”每次回來,白先勇都住在榕湖飯店內,“住進去有回家的感覺。”

  當天中午,白先勇連吃了三碗桂林米粉,一解鄉愁。他笑言“一回來就猛吃。”

  在外數十年,白先勇自稱最愛吃的還是有著“家鄉味”的桂林米粉。他説過,“我回到桂林,三餐都到處去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鄉愁引起原始性的饑渴,填不飽的。”

  “我和父親都喜愛吃桂林米粉。”白先勇回憶説,小時候父親每次打仗回來,就讓家人做碗冒熱米粉吃。

  少小離家的白先勇有著深深的桂林情結,在他的《花橋榮記》、《金大奶奶》、《玉卿嫂》等諸多作品中,都能找到桂林的影子。他表示過,“桂林的山山水水都是我創作的一部分。”“我寫作、看報時心中默念的是桂林話。”

  他説,“雖然我全世界跑,我還是桂林人。我想把我的這些資料放在這裡,跟鄉親們分享我這些年做的事情。”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