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大學生劉銘傳動漫設計大賽”在合肥圓滿落幕

2016年12月29日 17:41: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藝術家曾智在現場帶來的沙畫表演。(台灣網 齊昕 攝)

  藝術家曾智在現場帶來的沙畫表演。(台灣網 齊昕 攝)

  台灣網12月29日合肥訊 (記者 齊昕)今年是晚清愛國將領劉銘傳誕辰180週年,12月29日,以“銘記歷史 傳承精神”為主題的“兩岸大學生劉銘傳動漫設計大賽”在劉銘傳故里——安徽合肥圓滿落幕,參賽的兩岸大學生共同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創作理念及獲獎的喜悅。

  本次大賽以“銘記歷史 傳承精神”為主題,為紀念晚清愛國將領、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誕辰180週年。活動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和臺灣銘傳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從今年9月份起面向兩岸高校大學生廣泛徵稿。至12月15日,大賽吸引了來自兩岸40多所高校的600多名大學生參與,他們創作的近400件作品手繪、平面設計類和動畫、新媒體類共兩類,經過海選初評、網路投票和專家終評,角逐兩類最佳創意、最佳製作、最佳作品共6大獎項。

  本次大賽評審委員會由7名兩岸動漫學界和業界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評審主委、臺灣中華漫畫家協會理事長楊心怡表示,“學生們的作品非常有想像力,也很自由化,這種全新的創造性思維對我的啟發也很大。”

  《劉銘傳標誌VI設計人物形象及大海報》《銘傳千古》《劉銘傳傳奇》等共計31件作品獲獎。其中,來自臺灣銘傳大學的詹昭彥創作的《銘記歷史、傳承精神——劉銘傳》,以獨特的個性化視角、先進的電腦製作技術、幽默活潑的表達方式,贏得了評委的青睞,最終成功摘得了動畫、新媒體類最佳作品獎。在獲獎感言中,詹昭彥談到:“以前只是在歷史課本上了解劉銘傳,因為這次創作,深入地學習和了解了他。劉銘傳對我們臺灣的影響很大,我希望能通過這個作品表達對他的感謝。”

  活動現場,來自兩岸的大學生代表及嘉賓用漫畫、動畫、歌曲、詩朗誦、還有沙畫等形式追憶了劉銘傳保臺建臺的光輝歷史,交流了對劉銘傳精神的理解感悟,表達了兩岸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誰帶領我們抗法保臺灣,誰在臺灣修鐵路開礦山。”,聽到歌曲《我們都叫劉銘傳》後,臺灣中華兩岸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蔡秉憲深有感觸,他表示,劉銘傳是當之無愧的“臺灣近代化之父”,他的精神在當前兩岸關係背景下具有強烈的啟發意義。

  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艾克強調:“回顧歷史不是要鎖定歷史,傳承故事不是要複製故事。我們策劃組織這樣一場活動,就是要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為此,艾克向兩岸青年朋友發出倡議,他説,我們要強化一種精神,即“家園情懷是兩岸人民的永恒追求”;要堅定一種理念,即“國家統一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所趨”;要傳承一個使命,即“振興中華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對本次大賽的意義表示了肯定,“它幫助參賽大學生通過了解、紀念劉銘傳保衛和紀念臺灣的歷史業績,進一步體認大陸和臺灣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繫,反對‘臺獨’分裂勢力推動‘去中國化’和‘臺獨史觀’、‘臺獨文化’教育,增進共同的中華民族認同、中華文化認同。”

  活動發起方、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長期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其副會長趙博表示,青年是民族的未來,舉辦這樣的活動就是希望搭建平臺,讓兩岸大學生施展才華、切磋技藝、交流互動,在分享藝術的過程中,融洽情感、強化責任,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副局長安峰山、安徽大學黨委書記李仁群、劉銘傳第五世孫劉學宣以及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等兩岸各界嘉賓,來自兩岸高校的獲獎代表以及頒獎典禮的東道主——安徽大學的師生共400多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據了解,1885年,劉銘傳出任臺灣巡撫,在臺任職期間,劉銘傳進行了編練新軍,修建鐵路等一系列洋務改革,開煤礦,創辦電訊,改革郵政,發展航運事業,大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促進了臺灣近代工商業的發展,臺灣防務亦日益鞏固,為臺灣的現代化奠定了深遠的基礎。其治臺策略與理念,後來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承續,是推動臺灣現代化建設的先驅者,有臺灣洋務運動之父和臺灣近代化之父之譽。(完)

  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艾克介紹出席本次頒獎典禮的嘉賓。(台灣網 齊昕 攝)

  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艾克介紹出席本次頒獎典禮的嘉賓。(台灣網 齊昕 攝)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