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美“全球鷹”無人機監控大陸軍機繞臺 中美角力升溫

2016年12月20日 09:14:28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解放軍空軍機群連續數度繞臺灣飛行,在島內仍持續發酵。臺媒19日爆出,美軍派出一架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在解放軍軍機東部高空監控全程。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的社評稱,在中美角力可能日益升溫的情況下,臺灣何以自處,不但是當局必須務實面對的問題,也是難以回避的考驗。

  臺灣《聯合報》1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9月12日解放軍執行今年第一次跨島鏈“遠海長航”,從巴士海峽東飛,當時美軍駐琉球嘉手納基地的戰鬥機曾近距離跟隨。相比之下,解放軍後來三次遠海長航,美軍戰機都未在第一線現身。12月10日,解放軍出動各類型軍機環繞臺灣周邊空域,日本出動2架F—15戰機警戒,傳出美國也派出EP—3偵察機與RC—135電戰機緊盯。一名官員透露,當天美國還派出“全球鷹”偵察機在高空監控,應該是從琉球嘉手納基地派出的。

  中時電子報介紹稱,“全球鷹”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産,是目前全球服役的無人機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其翼展將近40米,比波音737客機還寬,單價高達1.3億美元,比許多戰鬥機更貴。“全球鷹”比多數無人機飛得更快、更高,巡航高度可達6萬英尺,機上配備光學與雷達偵測系統,續航力達24小時以上,可以長時間對目標區實施監控。《聯合報》透露,去年臺軍“漢光”演習期間,就傳出“全球鷹”在臺灣東部空域出現,當時臺灣派出兩架F—16戰機升空伴飛監控。去年美國與大陸因為南海問題關係緊張,曾傳出解放軍試圖利用電子干擾,誘騙美軍派出的“全球鷹”“變節”,但並未成功。

  19日,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針對大陸派軍機繞飛臺灣回應稱,相關狀況臺灣“國防部”都有非常好的掌握,相關照片也説明是一個錯誤資訊報道。至於是否跟陸方溝通此事,她並未回答。17日解放軍中將王洪光在《環球時報》年會上斷言,2020年,臺海必然爆發戰事,解放軍將收復臺灣。對此,張小月稱,大陸過去對臺灣是“一手胡蘿蔔,一手棍棒,但任何一種恐嚇對兩岸關係都沒有任何正面幫助”。

  聯合新聞網19日稱,“國防部2016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情報預判相當精準。報告書“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及南海戰鬥巡航”章節中,説明瞭大陸機艦實施遠海長航的目的:“鋻於美國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海軍第三艦隊兵力增駐亞太……中共海軍編組遠訓支隊、空軍編組各式主輔戰機種,穿越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及南海戰鬥巡航,旨在熟悉未來戰場,驗證戰術戰法,磨練遠端投射及長途飛行耐力,提升遠海作戰機動能力”。針對頻頻曝光的解放軍轟—6K,報告書稱,東風21D、東風26等導彈,打擊範圍覆蓋第二島鏈,且轟—6K遠端轟炸機所攜空射巡航導彈,已具備打擊關島美軍基地能力。報告書在大陸“對臺可能行動”中提到,解放軍將運用心理作戰模式,採取提高軍事活動強度、實兵演習、火力示警、軍事艦船借自由航行及無害通過之名,抵近臺灣本島24海裏鄰接區等,“意圖引發臺灣內部心理恐慌,打擊我民心士氣”。此外,報告書還提醒説,大陸要求解放軍如期于2020年前完成對臺用武全面性作戰能力整備。

  耐人尋味的是,解放軍軍機繞臺還被綠營扯上陸生健保(醫保)議題。19日,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在臺灣“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引起朝野攻防,場面相當火爆。民進黨“立委”林靜儀以大陸軍機兩度繞臺為藉口,稱“大陸欺壓臺灣,臺灣政府有必要幫陸生支付四成保費嗎?”

  中央日報網路報19日的社評説,從近來若干事態發展來看,大陸已經悄然展開反制動作,其對象不只是臺灣,也包括美國與日本。一來,解放軍戰機在16天之內兩度環繞臺灣飛行,不僅展現解放軍已有能力執行跨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的聯合作戰,也意味著其有信心從巴士海峽與宮古海峽兩條戰略水道,突破美日封鎖,進入臺灣東岸的西太平洋,對軍事目標進行攻擊。其二,解放軍空軍官方微博幾天前發佈轟—6K照片,姑且不論其背景究竟是玉山主峰還是大武山,但“顯然有強烈的暗示”。 文章説,上述行動顯示大陸不會坐視核心利益遭到挑戰,中美即使“鬥而不破”,臺灣也會受池魚之殃,特別是蔡英文采取“倚美抗中”策略,更將成為大陸的主要報復目標,“有鋻於此,臺灣究竟要成為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棋子?還是要儘快修復兩岸關係,使臺灣問題不至於變成美中角力的重點?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