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威海劉公島:臺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的“飽暖冬日”

2016年12月16日 15:54:0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一場小雪過後,山東威海劉公島上銀裝素裹。在島上,來自臺灣的梅花鹿和長鬃山羊正溫暖地度過它們在大陸的第6個冬天。

  穿過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大門,經過左側大熊貓館之後繼續往前走,在一條木製棧道的兩側,兩道綠色圍網圈起接近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寬敞區域,就是臺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的家。

  2011年,臺灣贈送大陸兩對臺灣梅花鹿“繁星”“點點”和長鬃山羊“喜羊羊”“樂羊羊”,落戶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臺灣梅花鹿和長鬃山羊是臺灣特有動物,習慣在亞熱帶生活,而威海地處北方,冬季氣溫較低。這些動物怎樣在劉公島過冬,牽動著兩岸同胞的心。

  進入梅花鹿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6隻梅花鹿幼仔。看到記者和工作人員過來,其中一隻小鹿好奇地走了過來,一會兒追著記者的相機,一會兒用頭在飼養員的身上蹭來蹭去,顯得很親昵。

  飼養員張玉穩説,這是梅花鹿“繁星”和“點點”在大陸的第一胎“晶晶”,是人工餵養長大的,所以不怕人。而另外幾隻小鹿相對“拘謹”,一直站在松樹後,遠遠看著我們。

  據介紹,兩對動物入住劉公島後,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在島上繁衍生息,壯大族群。尤其是“繁星”和“點點”每年生一隻幼仔,至今已育有6只小鹿,成為一個大家庭。

  張玉穩説,梅花鹿冬季保暖主要靠“吃”。“梅花鹿耐寒,冬季保暖主要是提供充足的飼料,通過儲存能量,抵禦寒冷天氣。”張玉穩介紹,梅花鹿冬天主要吃苜蓿草,成年公鹿每天飯量在3公斤左右。此外,每天還要增加胡蘿蔔、紅薯等輔食,確保精粗搭配。

  和梅花鹿相比,長鬃山羊更怕冷,冬天基本在室內活動。記者在長鬃山羊館舍看到,頂部覆蓋著藍色保溫頂棚,門窗上挂上了防風棉被。張玉穩指著屋頂上3台外觀像空調的機器説:“這是空氣凈化消毒器,如果氣溫太低,就會關閉門窗,這些機器能起到凈化室內空氣的作用。”

  在建設初期,工作人員在兩對動物的館舍裏,配套了24小時自動控溫的地暖系統,根據不同的溫度採取不同的保溫措施。當室外溫度低於零下10攝氏度時,還將在館舍裏增加電加熱板、電暖風等,確保室內氣溫始終不低於10攝氏度。

  為了給動物們準備充足的口糧,工作人員在島上建起3個塑膠大棚,隨時為動物提供新鮮食物。目前已種植桑樹、榆樹等近5000多棵,滿足這些動物的飲食需求。此外,工作人員在秋天採集了大量新鮮樹葉,進行冷凍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張玉穩説:“兩對動物剛來時,我們還怕它們吃不慣本地樹葉,現在已經完全適應,吃得很香。”

  在離鹿舍約150米的地方有一棟古樸典雅的房子,門口挂著“動物醫院”的醒目招牌。這是後來根據臺灣專家的建議加上的,並對照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的標準,投資30萬元配備了齊全的儀器和藥品。

  記者在醫院看到,這裡X光機、血液分析儀、呼吸麻醉機等設備一應俱全,急救、抗生素、止痛、消化、止血、驅蟲、營養補充等7大類共49種動物用藥物應有盡有。

  “‘衣食住行’都能得到保障,希望它們像往年一樣順利過冬。”張玉穩説。(記者滕軍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