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學者打臉特朗普涉一中言論:遲早往傳統路徑修正

2016年12月15日 11:31:54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特朗普接受美媒訪問時對一中政策表示質疑(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道】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日前高調質疑“為何要接受一個中國政策?”的説法在兩岸掀起千層浪;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複國表示,特朗普現在還是未正式入主白宮,還是一介平民的身份,上任後如果還抱持同樣的立場,必然會讓兩岸生出波瀾;他認為明年特朗普就任後,遲早會把路線往傳統路徑修正。

  據香港中評社12月15日報道,劉複國認為特朗普尚未正式就任之前,身份上就是個商人在看國際關係。但是,未來正式上任,當官僚體系把長久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開始灌輸給他後,“他還有多大的個人能量與震撼力把幾十年來的慣例與框架給打破,現在還看不出來。”不過,劉複國認為明年特朗普就任後,遲早會把路線往傳統路徑修正。

  特朗普近日的言論受國際社會矚目,“川蔡通話”質疑一中政策的發言,都引發大陸強烈反彈。劉複國表示,長期以來,中美高層雖都會討論到臺灣議題,但都很少浮出臺面。本次中美兩強在臺灣議題上“較勁”,臺灣民意出現能讓臺灣議題受到國際關注是好事。但是,兩岸現在是緊繃態勢,不少人也因此擔心會造成兩岸關係惡化與中國大陸的反彈。

  劉複國分析,“美豬議題”將會是臺美貿易談判的第一個直接施力點,因臺灣有求於美國,因此最後還是繞不開美豬議題,未來産業界恐怕還會走上街頭,屆時蔡英文當局的壓力會更沉重。

  大陸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在14日的例行發佈會上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基石。如果這一基礎受到干擾和破壞,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就無從談起,臺海和平穩定也必將遭受嚴重衝擊。

  而對於在特朗普這個言論提出來之後,臺灣內部,包括有民進黨和“時代力量”的一些民意代表提出來,是不是蔡英文提出的所謂“維持現狀”這個説法也已過時,臺灣是否可以不受限于一中框架?

  安峰山則表示,這種言論充分暴露了島內一些政治勢力一心謀求“臺獨”分裂的本質,以及為了實現他們的“臺獨”夢想那種急不可待的心態。我想強調的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這具有不可辯駁的法理依據和事實依據,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現實。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在反“臺獨”、反分裂這個問題上,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我想事實會告訴這些人,“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