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當局在太平島演習人道救援 被指“引水禍陸”新嘗試

2016年11月30日 09:23:2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海巡署”和臺灣海軍29日在南沙太平島舉行人道救援操演。這是今年7月“南海仲裁案”後,臺灣首度在太平島海域實施軍警聯合操演。為擴大影響,此次演練邀請多家國際通訊社和日本媒體登島採訪,這也是蔡英文上任後首次邀請國際媒體登上太平島。

  臺灣“中央社”29日報道稱,臺“海巡署”和海軍29日在太平島進行代號“南援一號”操演的人道救援演練。演練模擬外國籍貨輪航行至南沙太平島海域時,甲板貨物起火,船上有人員受傷跳海逃生,臺灣搜救中心調度海巡、海軍艦艇實施海域搜救,將受傷人員由小艇接駁到太平島岸上,並由“海巡”南沙巡防指揮部派遣救護車護送病患到南沙醫院,實施遠距視訊醫療,之後再由空軍C-130運輸機將病患載運至屏東的醫院治療。此次臺方共出動3架飛機、8艘艦艇參加演練。

  南沙指揮官王茂霖29日稱,太平島碼頭設施可提供船舶泊靠,島上有發電廠、淡水資源以及完整多元的經濟活動,南沙醫院有非常好的設備。王茂霖説,這些都證明太平島是可以自給自足、獨立生活的島嶼,將繼續打造太平島成為國際運補和人道救援基地。對於臺當局這一操演,越南外交部29日表示抗議,稱之為“非法操演”。

  今年7月,在所謂南海仲裁案即將做出裁決前,臺“海巡署”以防颱風為由,撤回太平島的百噸巡防艇。當時臺灣學者邱毅在臉譜上分析説,在此關鍵時刻,蔡英文撤回防衛太平島的巡防艦艇稱“防颱風”,但颱風並未朝太平島方向前進,蔡英文的目的是要放棄南海“主權”,再將太平島租借給美軍,以博取美國的滿意,“從而可遂其抗中拒統搞臺獨之目標”。此後蔡英文提出推動太平島成為人道救援中心及運補基地,開放給“各國”使用。邱毅表示,蔡英文表面説是“各國”,其實就是美軍。“説白點,就是將太平島弄成美軍租借地”。

  有外媒問人道救援是否與美方合作?臺“海巡署長”李仲威29日説,目前沒聽説,但如果真有,十分樂意。

  蔡英文當局要把太平島“國際化”不乏借機“引水禍陸”的意圖。有島內分析稱,面對大陸不斷增強的綜合實力,臺灣可以與大陸進行對抗的砝碼消失殆盡,但蔡當局希望扮演“麻煩製造者”,借由太平島用途再度挑起南海問題,從而化解自身面臨的“大陸壓力”。“獨派”大佬陳唐山11月4日稱,目前美日在南海沒有基地,呼籲美日要重視臺灣在南海的戰略價值。華盛頓智庫“2049計劃”研究員易思安上月發佈的“臺灣在南海面臨的挑戰”報告稱,美國應該鼓勵臺灣考慮在太平島和東沙島部署軍隊,否則在下次危機期間,上述兩島便成為大陸唾手可得的目標。

  臺灣社交網路上流傳一篇“蔡英文賣臺”的文章稱,蔡英文去年競選赴美訪問時,答應美國兩項“賣臺”條件,一是“南海有事時,租借太平島給美軍使用”;二是“臺海發生戰火時,允許美國使用臺灣的佳山空軍基地”。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目前看來賣掉太平島不太可能,蔡英文應該想把太平島打造成人道救援中心,讓外國船艦可以停靠,但應該不會一開始就想要把太平島變成美軍人道主義基地。如果美國軍人在船上生病,可以停靠送醫,蔡英文想要製造出這樣的形象。

  蔡英文當局這種行為是否會破壞兩岸關係?張亞中對《環球時報》説,對於大陸來講,南海問題非常敏感,蔡英文現在主張大陸不能登陸太平島。在目前兩岸互信不足的情況下,如果外國船隻在某種情況下靠近太平島,北京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張亞中認為,單純説人道救援,沒什麼可反對,關鍵是救援之後的下一步要做什麼。把太平島打造成人道救援中心,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大家都可以來太平島”,那美國會不會使用?現在是人道主義救援,將來會不會發展出另外一種關係?會不會一步一步往別的方向走?這些都有待觀察。在現在兩岸關係趨冷的情況下,這種行為會加劇大陸對臺灣的猜忌。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周禮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