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媒炒作大陸漁船“集團化入侵” 專家:挑動兩岸敵意

2016年11月28日 09:15:0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他們得逞一晚,臺灣漁民三天捕不到魚。”島內親綠的《自由時報》27日援引“海巡署”金門海巡隊長黃宣凱的話,再次在兩岸漁業糾紛上製造話題。報道稱,大批大陸漁船“集團化入侵”臺灣進行“非法捕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調創新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臺灣方面炒作此事的主要目的是挑起島內社會對大陸的敵意,借此轉移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當局的不滿。

  《自由時報》報道稱,中國休漁期在3個月前結束,大批福建、廣東沿海各港口的鐵殼船、快艇傾巢而出,集結“進犯”臺方海域,使用電魚、細網的三層流刺網、滾輪式拖網捕魚,大小魚通吃。臺“海巡署”表示,上月起金門適逢漁汛期,原本藏匿在大陸沿海大小島嶼的無牌照鐵殼船、快艇,和有牌照的船一起大舉集結“越界捕撈”,每次出現都是同一村落20多艘漁船的集團,利用天氣不佳、“海巡”人員登檢困難的時機,直衝臺方水域,還有一兩艘在週邊負責警戒,只要發現臺“海巡”艦艇出動,馬上通知其他漁船駛離。《自由時報》還引述基隆沿海漁船協會理事長林新永的話稱,在他要求大陸漁船不要“越界”,否則將請“海巡”來處理時,對方回答説:“臺灣是中國的一省,你叫來也沒用。”

  報道稱,8月1日起大陸休漁期結束,臺“海巡署”特別於8月2日起,規劃“海洋保育執法擴大掃蕩項目”,架構海空防線,加強執法力度。去年“修法”後,“越界捕魚”的罰款從5萬到50萬元(新台幣,下同),增加到30萬元起跳,最高可罰1000萬元,且留置調查時間從2-3天,增加到1-3個月。不過,金門海巡隊隊長黃宣凱表示,目前這些“入侵”的大陸漁船彼此掩護,又能分攤被查獲罰款,因此很難全面遏阻。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2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兩岸的漁業糾紛由來已久,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兩岸協商來解決的。即便目前兩岸官方管道中斷,民間機構也可以通過磋商來緩解衝突。臺當局把民間漁業糾紛操作成政治議題,企圖通過強硬執法向民眾做一場維護漁民利益的“政治秀”。這對實際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如果臺當局真心想維護漁民權益,可以通過回歸“九二共識”,嘗試打開官方渠道來取得突破,而不是採用激化矛盾這種愚蠢做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