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黨工裁員一大半 國民黨拉響“救亡圖存”警報

2016年11月25日 08:28: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洪秀柱到臺中出席募款晚會,與挺柱鐵粉互動。不僅她本人需要挺住,整個國民黨亦如此。 林谷隆攝

  黨工裁員一大半 主席年募一千萬 國民黨拉響“救亡圖存”警報

  11月24日是中國國民黨成立122週年黨慶,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一大早卻搭機前往菲律賓。島內慶祝儀式比如向孫中山先生銅像獻花,都由國民黨副主席代為致意。這是什麼原因?原來洪秀柱到海外去,身懷更重要的任務——為黨募款。用她自己的話説,是在這個特殊日子裏親身踐行孫中山的創黨理念。畢竟,眾所週知,在野的中國國民黨面臨痛苦轉型和東山再起的巨大壓力。

  募款與裁員

  洪秀柱和中國國民黨面對的現實極為殘酷。隨著民進黨當局“不當黨産處理委員會”的步步緊逼,國民黨資産被凍結,連黨工工資都發不出來。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拉響“救亡圖存”的警報。這四個字,一點都不誇張。

  國民黨最新的應對有兩招,一是黨工減員,二是募款定責。根據中常會通過的編制員額修正案,由中央黨部負擔薪資的中央和地方黨工將從743人銳減到310人,另外地方黨部可以根據經費自行聘用人員,上限為262人。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日前表示,已將“大量解雇計劃書”送到臺北市勞動局,共裁員738人,估計需要14.99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資遣費與年資結算金。

  在中常會通過的還有黨公職人員募款責任額實施辦法,上至黨主席,下至鄉鎮市長,各有不同責任額。黨主席募款額度每年1000萬元,直轄市長200萬元,中常委100萬元。

  此前洪秀柱就動過賣房救急的念頭。為了給黨工發薪資,她自己背負了9000萬元債務。在幫黨募款的思路下,除了全臺走透透,洪秀柱還將安排海外行程,跟隨孫中山當初推動革命時的募款腳步,前往東南亞與美國,向海外黨員與僑界請求幫助。如今第一站就到了菲律賓。據悉,菲律賓華人社團將發動“小額捐款”以示支援。用洪秀柱的話説,大家“共體時艱”,為國民黨的永續發展盡力。

  比強不比爛

  國民黨忙著籌錢清人,那邊“黨産會”也沒有閒著。25日該組織將開會決議認定,中國國民黨所屬中投、欣裕臺公司都是“不當黨産”,包括國民黨中央黨部八德大樓都必須充公。對此國民黨中央表示,早已依法續租5年租約,如果中央黨部被沒收也決不搬走,且已準備好向臺北行政法院提告。

  國民黨批評説,這種做法有如開壇作法,念的咒語是“急急如律令”。其實藍綠雙方都心知肚明,民進黨當局主導“不當黨産處理條例”,如意算盤就是要把國民黨鬥垮批臭,弄得“一窮二白”,永世不得翻身。到時候民進黨即使施政再爛,也難有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民眾再不滿,也只能選唯一的那個爛蘋果。

  國民黨見招拆招,向“黨産會” 行文提出要求,解封賬戶支付14.99億元資遣費。對方如果不同意,將遭到道義和輿論譴責;如果同意,黨産資金凍結就打開了一個缺口。此外,國民黨也試圖變被動為主動,抨擊蔡當局多項施政不彰,以求在其民調崩落時反戈一擊。

  但民進黨當局自作自受,作為對手切莫沾沾自喜。批駁執政黨是“在野黨”的本分,僅靠罵是不會把人罵下臺的。要實現蝶變和涅槃,就要比強而不是比爛。一句話,既要顧生計又要創生機。

  危機或轉機

  不少人悲觀認為,失去龐大黨産的國民黨能否置之死地而後生,尚是未知之數。從長遠看,利用外界壓力實現轉型,甩掉舊包袱,是看似危機、實則轉機的一招活棋。

  儘管口頭上難以承認,但國民黨慢慢學會了以政敵為師。如火如荼的募款熱中,就不乏取經民進黨的影子。前些年民進黨失去政權後,政治行情低迷,政治獻金大減,上至黨魁、下至議員都有一定數額的募款任務。國民黨還明確表示,每年度所募得的金額完全依照“政治獻金法”規定處理。這種看齊,有助於民眾印象的改觀,擺脫“不當黨産”的污名,使民進黨難以再就這個選舉議題予取予求。

  洪秀柱明確表示,國民黨接下來要走向志工化、年輕化、扁平化。這不但可填補黨工銳減後的人荒,更有助於調動各方尤其是年輕人的積極性。國民黨中常會23日通過“培育項目”與“武林計劃”,為2018年縣市長選舉儲備人才。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參與者都不保障提名,也無民調禮讓,都要經由黨內初選獲勝才能獲得提名資格,黨中央將協助補強外在形象、地方經驗或議題能力。若參選者未當選,可以繼續蹲點深耕等待再起。這種深層改革,比起簡單的黨工裁員相去何止千萬里,若能成真,日後必見實效。

  洪秀柱是個明白人。她在菲律賓致詞時説,國民黨要東山再起不能靠“鐘擺效應”,而是端出好的政策與作為。“國民黨米缸沒有米了,真的是苦不堪言,可是我們不怕,千金散盡,人心回來就好。”因為,民進黨可以剝奪國民黨黨産,但不能奪去創黨精神與理想。如果最終踏平坎坷成大道,再回頭來看,無論募款還是裁員,不過都是“百年老店”前進路上的小插曲而已。(本報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