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青年暢談中山精神:共擔振興中華歷史使命

2016年11月18日 13:11:1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題記:100多年前,他目堵了山河破碎、生靈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旗幟,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業,四處奔走、大聲疾呼。105年前,在他的領導和影響下,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烈火熊熊燃起,腐敗的清王朝統治摧枯拉朽般的傾倒,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今天,兩岸青年才俊循著他的足跡齊聚一堂,暢談弘揚中山思想、踐行中山精神,誓言承擔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台灣網11月17日武漢訊 (記者 朱煉)17日下午,“民族魂中華情”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活動主題論壇“孫中山思想與當代青年責任”在武漢舉行。與會青年暢談弘揚孫中山先生思想、踐行孫中山精神,分享自身的體會和感悟。

  “孫中山先生終其一生,始終以‘和平奮鬥救中國’為願景,毫無一己之私念”。武漢大學副教授王萌説,孫中山先生的高尚情懷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當代青年要實踐孫中山精神不能喊口號,要落要實處。青年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自已對事物的理解更為深入、理性、客觀;多學習歷史,從歷史事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從而思考現實,解決現實問題,謀劃未來。

  講到孫中山先生精神,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讀博士的臺灣學生王裕慶想到了“奉獻和服務”。王裕慶説,臺胞需要“扛起大旗,擔上責任,傳播正能量”。他説,臺灣和大陸之間存在一些誤解,熟悉大陸的臺灣同胞要勇於擔起“澄清”事實的責任;比如去年臺媒報道“大陸同胞吃不起茶葉蛋”事件,熟悉大陸的人一聽就知道這不是真的,此時臺灣同胞就有責任跳出來,講真話、“澄清”事實。

  臺灣同胞到大陸,大多比較關注北上廣等大都市,王裕慶説,大都市機會確實很多,但我們也需要有奉獻精神,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去灑向基層,幫助基層發展。他説,大陸不只有北上廣,還有廣大的基層天地,臺灣同胞不要過於留戀都市,要捲起袖管到基層和農村去。

  論壇現場基本都是年輕人,但就讀于武漢大學的香港學生周德志直言,有很多港澳臺學生了解孫中山精神,不知道孫中山先生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臺灣新黨新思維部主任侯漢廷説,這就要增加孫中山與青年人的連結,要透過新媒體、網路等多元化的呈現形式,通過歌曲、動畫、微電影等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孫中山,不能讓年輕人覺得孫中山只會出現在教科書、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裏。

  “孫中山先生談及青年時曾講到,青年要‘努力向學,尉國為用’,要‘振興中華’”。大陸女孩于澄澄説,從中山先生開始,近百年來中國現代化的重責大任,如“振興中華”、“追求人民福祉”等,需要兩岸青年人一起來承擔這個歷史使命。

  她説,江山代有才人出,兩岸青年人都是未來國家、社會、乃於民族的領航人,大陸青年視野很廣,進取心很強;臺灣青年善於深耕,具有匠人精神;如果能將“廣闊視野”與“深耕精神”結合起來,在面對全球化、知識經濟時代及複雜的兩岸關係時,未來兩岸的青年們將是無敵的。(完)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