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日核災食品“輸臺”引爆流血衝突 國民黨提案進行防堵

2016年11月15日 08:42:3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蔡英文當局集中三天在全臺舉辦十場關於進口日本核災食品的公聽會,卻引發混亂,甚至發生流血事件。

  臺“行政院”主辦的最後一場“日本食品輸臺公聽會”14日下午在花蓮登場,結果才開始半小時,就發生流血衝突。民進黨前“立委”盧博基被認為動手打人,在一陣混亂中又被人打傷,左臉黑青且有血痕。議員張智冠稱,當時是盧博基先動手打了另一議員的臉並用力推搡,才引發衝突。此前在13日,公聽會分別在桃園、新北、臺中和臺北登場,現場也是衝突不斷,很多人挂彩受傷,“各地公聽會幾乎都在全武行場面下狼狽收場”,其中臺北甚至出現流血打架場面。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批評稱,公聽會數據沒有提到風險評估,不接受這種“黑箱公聽會”,必須重新舉辦。

  除了“武鬥”外,反對進口日本核災食品的聲音也是連續不斷。14日,環保團體痛批“衛生福利部”日前公佈的“跨部會赴日考察報告”內容不實。代理總幹事方儉為此到臺北地方法院告發“衛福部長”林奏延偽造文書,隨後又到“監察院”檢舉其瀆職。方儉稱,“衛福部”做了一個沒頭沒腦的對照表,認為目前全世界僅剩臺灣和大陸管制日本核災區産品,暗示臺灣不能和大陸一樣,但事實上美國目前針對日本14縣多項特定産品採取嚴格管制,並非照單全收。同一天,桃園市議會國民黨黨團提案防堵日本核災食品,希望禁止核災食品輸入、販賣,成為第一個主動防堵日本核災區食品的臺灣縣市。緊接著臺中市議會國民黨黨團發起聯署,要全面禁止核災區食品在臺中販賣。還有“立委”發表聯合聲明稱,民進黨執政前拼死拼活反對美國牛肉進口,稱是為臺灣人健康而戰,不料執政後迅速改口,如今又要放行核災食品,心中“只有政權,沒有人民”。臺東蘭嶼縣議員黃天德還以蘭嶼為例,認為日本核災地區的食品對臺東而言就像核廢料一樣。

  面對強大的反彈聲浪,日本相當憂慮。“日本交流協會”東京本部總務部長柿澤稱,“臺灣民眾會吃到的,與日本天皇、日本首相會吃到的,沒有不同”。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對日本人有信心,稱他們不太敢砸自己的腳。

  民進黨發言人黃適卓將混亂“歸咎”于國民黨,稱“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應即刻約束黨員行為,若再有國民黨議員暴力搗亂之情事,洪秀柱主席必須負最大責任”。對此,國民黨黨團書記長江啟臣14日稱,前往公聽會表達意見的民眾在衝突中受傷,竟被民進黨指控為暴力滋事。國民黨進一步披露稱,民進黨臺北市黨部共動員3批人,分別穿黑色衣服與黃色襯衫,在公聽會開會前就動手、砸椅子,帶頭的正是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承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炮轟,“英文幫才是臺灣最大黑道”。

  臺灣作家黃智賢嘲諷説,為什麼民進黨口口聲聲説愛臺灣,卻要不擇手段強逼臺灣人吃日本核災地區進口的食品,這是因為“在李登輝和民進黨的心靈地圖裏,臺灣人的終極天堂,是恢復成日本殖民地人民”,他們要打造一個殖民地2.0的臺灣,所以“吃核食,是我們的本分”。聯合新聞網14日還説,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及美國變天的情況下,在秘魯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安倍會面的“宋安會”將成為臺灣唯一“亮點”,但是促成會面又不能空手,而解禁福島産品便成為民進黨當局送給安倍的最好見面禮,“這是政府急著在三天之內,召開十場公聽會的主要原因”。另外,臺日經貿會議即將在27日舉行,民進黨希望與日本簽署“臺日緊密經濟協議”,即臺日版的自由貿易協定,此前日本政府一再強調,福島産品一日不解禁,臺日經濟協議便無以為繼,“而民進黨政府正是用虛幻的臺日經濟協議,來換取攸關全民的福島核災産品輸入”。

  香港中評社14日稱,臺灣為“宋安會”付出的驚人代價不止這些。此前10月在東京舉行的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臺灣也沒有爭取到衝之鳥礁周邊海域捕魚權。中央日報網路報的社評説,日本只是害怕在釣魚島問題上兩岸聯手,現在臺灣既已一面倒地“親日反中”,日本就沒有任何顧慮,臺灣自然也沒有太大價值。文章説,對大陸而言,兩岸關係只是“內部矛盾”,中日關係則是“敵我矛盾”,而一旦臺灣想要積極與日本聯手對抗大陸,當然會激起大陸的民族意識,“屆時日本自顧不暇,臺灣非但得不到保護,反而更會受到大陸強烈的制裁”。【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