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 紀錄片《中山臺灣情》上線播出

2016年11月11日 17:48: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視頻:《中山臺灣情》上集《勿忘臺灣》

   《中上臺灣情》下集《努力前行》

  201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每一個人對中山先生的記憶,都是民族的記憶;每一個人對中山先生的情感,都是民族的情感。不忘前人,才能繼續前行;不忘青史,方可鏡鑒未來。請讓我們放慢匆忙的腳步,給他一次最深情的回望。

  台灣網11月11日北京訊 (記者 何建峰)由中國華藝廣播公司電視中心、台灣網聯合製作的兩集歷史題材紀錄片《中山臺灣情》11日正式上線播出。

  紀錄片共分兩集,每集近30分鐘。第一集《勿忘臺灣》:日本殖民當局為達到“去中國化”而永久殖民臺灣的目的,千萬百計阻撓孫中山在臺灣的活動,全面實施“去孫中山化”。事實證明,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臺灣人對孫中山的尊重和敬仰從來沒有改變過。第二集《努力前行》:日本強佔臺灣,一直是孫中山心中的痛,而“振興中華,收復失地”正是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標,他的理念引領了臺灣革命風潮。本集為您精彩講述“國民之父”為臺灣披肝瀝膽的忘我之情,展示“臺灣的孫中山”啟發民智的滿腔熱情,呈現“臺灣最偉大的葬禮”的無邊傷情,敘説“最傳奇的臺灣人”奮力前行的慷慨壯情。

  150年前,中山先生出生之時,中國正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侵略和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統治,戰亂頻發,民生凋敝,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災難深淵,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中華民族從未屈服,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後繼,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可歌可泣的抗爭。孫中山先生就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今天,我們希望,借助鏡頭的視角,得以管窺孫中山建立的歷史功勳,緬懷中山先生為中國人民鞠躬盡瘁的光輝一生。

  盡其一生,中山先生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前途命運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密不可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和神聖職責。

  今天,我們希望,回顧歷史的記憶,得以感受先生對臺灣的深情,體會水乳交融的“兩岸一家親”。

  內憂外患,中山先生在從事緊張革命活動的過程中,仍在一直思考著建設中國的問題。1917年到1919年,他寫出《建國方略》,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其中提出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160萬公里的公路、開鑿和整修全國水道與運河、建設三峽大壩、修建世界水準的大海港、大力發展農業製造業礦業,等等。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看來,這些近乎“空想”的設計藍圖,如今在祖國大地上早已實現,全國人民創造的許多成就已遠遠超出了先生的設想。

  今天,我們希望,通過學習和繼承中山先生的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範,天下為公、心繫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定立場,踏踏實實,努力前行,為實現先生夢寐以求而不得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鬥。(完)

[責任編輯:田雲鵬]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