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堅定原則 釋放善意 為兩岸僵局帶來暖意——臺灣各界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2016年11月03日 11:37:0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臺北11月2日電(記者趙博 李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日在北京會見了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並就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六點意見。島內各界人士和輿論高度評價此次會面,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堅定原則,釋放善意,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深化兩岸社會交流,指明瞭道路、方向與目標,為兩岸僵局帶來暖意,具有重要意義。

  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重申必須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必須堅決反對“臺獨”。講話特別強調“任何政黨、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分裂國家活動,都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這發出了明確的警示,反“臺獨”是一個基本要求,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談到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郁慕明深有感觸地表示,這番話具有重要意義。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反帝、反殖民,追求國家的統一完整。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中華兒女長久以來的心願,兩岸人民要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共同努力。

  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説,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深化兩岸社會交流,指明瞭道路、方向與目標,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講話就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了六點意見,既重申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又提出了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並對島內基層和青年世代特別關切,充滿善意,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對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十分關注。他指出,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在文化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毒害年輕人。兩岸有識之士應團結起來,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特別是要讓臺灣年輕人知道,自古以來,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元素。”

  中國臺灣致公黨主席陳柏光説,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公道自在人心”,言辭懇切,表達了希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誠摯心願。兩岸各界應該一起為兩岸人民的福祉、為國家民族長遠的發展和利益作出應有的貢獻。他呼籲民進黨當局,為了臺灣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不要回避,儘快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

  2日出版的臺灣主流報紙對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均有大量報道。《聯合報》以兩個整版全方位進行了報道。該報還刊載評論文章指出,洪秀柱此次“登陸”具有與2005年連戰展開“和平之旅”相同的政治意涵。這次會面不僅呈現大陸對臺政策的一致性及原則堅定性,也反映了大陸方面的善意。

  《中國時報》當天發表社評指出,在兩岸關係陷入高度不確定狀態下,國共兩黨領導人此次對話具有重大意涵。“九二共識”與反對“臺獨”是大陸方面處理兩岸關係的“銅墻”與“鐵壁”。兩岸關係要融冰復進,民進黨繞不開這兩道題。

  《中央日報》的社論則説,在兩岸關係逐漸惡化的時候,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絕對是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的關鍵力量,值得兩岸人民高度肯定”。

  東森、中天、TVBS等臺灣主要電視臺也對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進行了滾動報道。多位政治評論員在節目上點評説,從會面講話內容來看,大陸方面釋出較大善意,“公道自在人心”等措辭懇切,讓臺灣民眾聽起來很有感觸。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