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舉行 為兩岸和平發展凝心聚力

2016年11月03日 10:23:19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原標題: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舉行 為兩岸和平發展凝心聚力

  中國網新聞11月2日訊(記者戚易斌 李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11月2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兩岸的社會各界代表性人士、社會精英、社團負責人等約280人出席論壇,圍繞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青年5個小組進行專題研討,開展交流對話。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轉型升級

  自2006年以來,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共同主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了10屆,是國共兩黨交流對話的一個重要平臺,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升級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增加了新的專題研討小組,繼續致力於推動民間直接溝通,創造和平發展的契機。

  本次論壇圍繞“政治互信與良性互動”、“經濟發展與兩岸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深化兩岸民間交流” 以及“探索新願景、開闢新路徑”等五大議題展開,聚焦政治互信、經濟合作、文化傳承,關注青年世代,力推兩岸同胞共同參與、分享與成就的新模式。與歷屆經貿文化論壇相比,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議題更為全面、綜合,除了傳統的經濟、文化、青年交流等議題外,論壇最引人注目的內容在於“政治互信與良性互動”議題,著重討論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等重大敏感議題,引起兩岸及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今年5月,臺灣局勢發生重大變化。臺灣新執政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帶來嚴重衝擊。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凝聚兩岸和平力量,謀求互惠共贏,為兩岸和平發展而建言獻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和呼聲,必將為兩岸和平發展注入正能量。

  為兩岸和平發展凝聚力量

  在兩岸和平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表示,由兩岸各10家團體共同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探討新形勢下如何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很有意義。論壇議題既立足當下,又著眼長遠,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青年等各個方面,有利於大家全面深入地探討兩岸同胞關心的重大議題。同時,論壇以積極、開放的姿態,努力推進兩岸交流活動與合作項目,體現了回應兩岸同胞嚮往、增進民眾福址和親情的真誠願望。

  張志軍為論壇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維護 “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凝心聚力;二是要為深化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提供動力;三是要為推動兩岸同胞交流獻計獻策;四是要為加強兩岸文教合作多做貢獻;五是要為促進兩岸青年共同成長髮揮作用。

  中國文化院院長許嘉璐在致辭時表示,此次論壇是兩岸有識之士智慧的體現。論壇形式改了,包容性更大了,而且內涵的類型並沒有變,依舊是為了加強兩岸交流,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人民的福祉。為此,我們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

  國政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特聘顧問、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詹啟賢表示,兩岸不能沒有溝通的管道。希望各方通過論壇上的討論,找出新思維,代替舊思維,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鋪出一條更堅實更寬廣的康莊大道。

  加強青年交流的廣度與深度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臺海和平穩定,需要持續擴大深化兩岸民眾交流,其中加強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尤為重要。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力軍。青年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有益於兩岸和平長遠的未來。

  在分組討論中,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會長鄧哲偉表示,兩岸的發展要謀取永久的和平,一定要從年輕一代開始。不管兩岸的政治形勢如何變化,兩岸青年的交流永遠不能停止。兩岸可通過規劃多元化活動與創新主題等方向,推動兩岸優質青年交流,深化兩岸青年交流效益。他説,自從開放大陸學生赴臺的政策後,兩岸學生通過良性競爭、互相學習,産生了正向的互動,相關政策值得擴大和推廣。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院陳雲英在發言時説,臺灣目前有約400萬大學及以上文化水準的知識人才,他們希望在更加廣闊的天地施展才華和抱負。同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大陸一方也需要各類科技人才和各種産業行業的優質人才。她建議兩岸實施精英人才計劃,就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加強互動,努力為兩岸年輕人創業就業創造更多機會。

  陳雲英説,人才互動也將進一步促進兩岸民眾的了解和互信。臺灣中青年應更多地了解大陸發展,為兩岸和平作出努力。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