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洪秀柱訪大陸定位“和平之旅” 蔡當局對此一聲不吭

2016年10月31日 10:49:0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30日晚抵達南京,開啟她的大陸之行。臺灣《聯合報》30日評論稱,國民黨完全在野後的首次國共論壇登場,在民進黨上臺後兩岸關係急凍的背景下,洪秀柱此行能否為兩岸殺出新局,重啟對話互動,對兩岸、對臺灣、對國民黨,都是考驗。

  《中國時報》30日列出洪秀柱此次大陸行的安排——10月31日將前往南京中山陵向孫中山致敬,下午前往北京;11月1日下午3時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面,晚間與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會面並共進晚宴;11月2日上午將與臺商、臺生座談,下午出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的分組討論;11月3日上午參觀臺灣會館,下午結束行程後返回臺灣。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洪秀柱30日下午率團搭乘班機前往南京。在桃園機場,支援者舉著“我愛柱姐、和平之旅”等牌子,高喊口號;“臺聯青年軍”糾集的十幾人則在機場舉行抗議。兩派人對峙,一度發生推擠衝突。洪秀柱一行30日晚間8時45分左右抵達南京紫金山莊鍾山廳。洪秀柱在會見江蘇省委書記李強時表示,兩岸的交流必須進行,這趟是為兩岸的和平、互信、希望而來,“不管遭逢的困難有多大,我們會衝破這個難關”。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30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説,2005年連戰訪問中國大陸時,當時陳水扁至少還做足“表面功夫”,與連戰通電話,祝福行程順利。但截至30日,臺“總統府”或蔡英文都沒有表示任何説法。對傳國民黨內有人擔憂洪秀柱可能提及“一中同表”,蔡正元回應稱,會面會全程遵守國民黨綱領、歷任主席與陸方互動的歷史軌跡上來進行,不會有脫序演出。《聯合晚報》3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説,洪秀柱將借由“習洪會”的機會介紹國民黨的“和平政綱”,並希望未來兩岸能朝建立軍事互信的方向尋求共識。洪秀柱若提及兩岸未來建立和平協議,是探討國民黨未來重新執政後兩岸建立和平協議的可行性,現階段不會簽訂任何協議。這名消息人士還稱,對於部分國民黨人士希望洪秀柱在大陸大聲説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相當於要求對岸人士在臺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國民黨30日公佈民調顯示,45%的臺灣民眾支援國民黨應在“憲法”基礎上,為了兩岸和平發展與人民生計,繼續與中國大陸交流;過半臺灣民眾支援以“憲法”為基礎推動“和平政綱”。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國民黨推出以“和平政綱”來對抗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完全符合主流民意。

  新上任的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28日低調拜會洪秀柱,詢問洪秀柱的兩岸論述以及“習洪會”,洪秀柱表示,訪陸期間會完整闡述國民黨的“和平政綱”。香港中評社稱,在“習洪會”前夕,莫健對國民黨的造訪顯示,在目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充滿挑戰和變數的情況下,美國不但關切“習洪會”,也關切國民黨在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習洪會”不但有助於整體兩岸關係的穩定,也會是美國樂見的發展。【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尹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周禮】

  對於洪秀柱的大陸行,臺灣《旺報》30日稱,這是國民黨失去政權後,展開大陸訪問行程的第一位主席,也是民進黨上臺導致兩岸關係陷入冷對抗後,第一次最高層級的兩岸交流。臺灣銘傳大學兩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稱,“習洪會”最重要的意義,對內在於傳達兩岸仍可和平發展,不致出現《反分裂國家法》第8條“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條件;對外則避免讓蔡英文主導話語權,向國際明示,必須要有“九二共識”,兩岸和平才能維持。

  臺大政治係教授張亞中表示,此次國共論壇有兩個意義,政治層面可以作為兩岸緊繃現狀的潤滑劑;實質層面,也可以在民進黨當局執政後斷線的海基會與海協會外,另搭一座便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這次將隨洪秀柱登陸並參加“習洪會”。他29日受訪時表示,這次國共論壇,國民黨可以説是在臺灣處於最弱勢地位的時候,如果蔡英文當局與大陸能夠協商交流,國民黨其實沒有空間。也正因為目前兩岸當局無法協商,讓國民黨的角色受到重視,如何透過“習洪會”,讓國民黨在兩岸僵局下發揮正能量,展現安定能力,相信屆時臺灣民眾與國際社會自有評價。

  “臺灣有些説法,例如‘習洪會’是給國民黨添能量,這些説法都沒抓住北京高層對臺政策核心”,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對《中國時報》説,“習洪會”與國民黨在臺氣勢沒有太大關聯,當前蔡英文當局在兩岸關係上已有走上“邪路”傾向,“隱性臺獨”步伐越邁越大,如何適時“警告”蔡英文,才是“習洪會”舉行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