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交流又一果實要凋零?金泉兩馬航線即將停航?

2016年10月22日 08:58:2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日,一則金泉兩馬之間“小三通”即將停航的消息,引起兩岸輿論的關注。據臺媒報道,金門到泉州、馬祖到馬尾的航線都客源不足,目前經營的兩家業者過去幾年一直虧損,醞釀在11月1日停航。

  針對兩岸“小三通”航線可能出現的問題,國民黨“立委”陳雪生建議臺當局先行補助航商,等客源穩定再停止補助。對此,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林全表示,會先由交通主管部門了解情況,適時處理。

  然補助或可解燃眉之急,終不是長遠之計。

  自2001年初客運航線開通以來,兩岸“小三通”目前共有4條定期客運班輪航線,分別為廈門五通-金門、福州馬尾-馬祖、福州黃岐-馬祖、泉州石井-金門。4條航線共同構成兩岸往來的便捷通道。不過,2008年兩岸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兩岸兩會恢復事務性協商,簽署了赴臺遊、直航等多項協議,兩岸“三通”也正式實施。兩岸交通較以前更為便利,使得早年開通的“小三通”中的兩岸海上客運面臨嚴峻挑戰。

  早在2013年,島內交通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兩馬“小三通”在兩岸“三通”後,業務量萎縮。當時也傳出過兩馬航線要關停的消息。臺灣業者自稱業務量太小,“開一趟(往返)就要賠掉3萬元新台幣”。

  “小三通”面臨的客源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根據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官網公佈的數據,截至2016年5月15日,兩岸“小三通”的4條航線累計運營15.1314萬航次,運載1500.9919萬人。其中,兩馬航線15年間運送兩岸旅客66.4萬人次;泉金航線10年間累計運送旅客逾90萬人次。而福州黃岐-馬祖”航線去年年底才上路,是最為“年輕”的“小三通”航線。如此算來,廈金航線承載了絕大部分客流量。

  廈金航線一直熱度不減,其他航線顯得慘澹。現在,“小三通”的客源情況變得更糟糕。今年520後,由於臺當局兩岸政策失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受挫,兩岸交流機制停擺,陸客赴臺人數大跌。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雖然大陸團隊出境遊同比增長了11.9%,但團隊赴臺遊同比卻下降了227.71%。媒體評臺灣遊是“斯人獨憔悴”。

  在此環境下,泉金兩馬航線的航商維持不下去,也在情理之中。

  每條兩岸航線的意義都無須再説。目前,兩岸投入“小三通”運營的船舶共21艘,其中福建9艘、臺灣12艘,每日有50個班次。假如兩馬航線的兩家馬祖業者真的停航,未來會僅剩1家福州業者支撐兩馬航線,每天只能往返1個班次。顯然“小三通”停航,受影響的不止是幾家航商,更給兩岸往來的民眾造成了相當的不便。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很明顯,“小三通”需要的是客源,不是補助。這一癥結不解決,“小三通”部分航線關停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何持久擴大客源,考驗著臺當局的擔當和智慧。(文/趙鳳艷)

[責任編輯:王怡然]